美国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压制了日本,让这个国家没能成为超级大国的霸主。 1968年,日本的GDP踩着德国往上冲,成了资本主义世界老二;到1987年更狠,直接把苏联都甩在了身后,那会儿全球都在说“日本奇迹”。 更吓人的是同年的芯片市场,日本货几乎垄断了八成份额,NEC、东芝这些企业把美国的英特尔、摩托罗拉压得喘不过气,电脑里的存储芯片十有八九是“Made in Japan”。看这架势,经济连着高科技一起飞,美国看了能不心慌吗? 那时候的日本简直意气风发,企业揣着钱在全球扫货,哥伦比亚影业、洛克菲勒中心这些美国地标都成了他们的资产,连美国人自己都调侃“说不定哪天真要给日本人打工了”。 按理说,照这速度跑下去,经济打底、科技拔尖,离超级大国的门槛真不远了,可谁也没料到,美国的铁拳已经悄悄举了起来。 美国最懂“打蛇打七寸”,直接瞄准了日本的高科技命脉。1986年硬是逼着日本签了半导体协定,既要限制日本芯片低价卖往全球,还搞了个奇怪的规矩——给那些用外国芯片的日本企业发奖励。这招够狠,等于逼着日本企业自己放弃自家产品。 可美国还不满足,1991年又补了一刀,明确要求外国芯片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必须占到两成,等于是硬生生把美国企业塞进了日本的家门。这么一折腾,日本芯片企业的利润直线下滑,原本的技术优势慢慢被磨没了。 芯片战刚见成效,美国又拉着英法德加三个盟友,1985年在纽约广场饭店摆下“鸿门宴”,逼着日本签下协议,核心就一条:让日元升值。 以前一块美元能换三百多日元,协议签完没几年就跌到一百多。日元是值钱了,可日本货在国外立马贵了一大截,汽车、家电这些出口王牌的竞争力一下就弱了。企业在外赚不到钱,就把热钱往国内砸,东京的房价炒到“一个厕所能买美国一套房”,股市更是疯涨,泡沫越吹越大。 美国就等着泡沫破的那天。1990年,日本央行一加息,泡沫瞬间炸了锅。房价跌得比纸还便宜,无数家庭一夜返贫;股市腰斩再腰斩,企业倒闭得成片;银行里的坏账堆成山,连带着整个金融体系都差点垮掉。日本直接掉进了“失落的二十年”,经济增速常年在零附近徘徊,再也没回到80年代的巅峰。 以前那个差点摸到超级大国门槛的日本,硬生生被美国按在了“经济大国”的位置上。高科技被掐住脖子,经济泡沫被戳破,连政治上都得看美国脸色,想搞点军事自主更是难上加难。 说白了,美国这波操作就是精准打击,先断了日本的科技翅膀,再戳破它的经济气球,硬生生把日本的超级大国美梦搅黄了。 现在回头看,要是没有美国这强势一压,当年的日本凭着经济和科技的双优势,说不定真能闯出另一片天。可超级大国的宝座从来就容不下第二个竞争者,美国最擅长的就是把冒头的对手摁下去,日本不过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说白了这就是美国为保住自己地位的狠招,只是碰巧让日本的超级大国梦彻底碎了而已。
中国已正式“驳回”美国媒体的“求饶信”:要么不开战,要么,就按你们美国人自
【91评论】【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