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俄罗斯计划”险些成真,若沙俄得逞,北京将成为一座边城。   北京差点就不属于

世界今若在 2025-10-04 10:50:49

“黄俄罗斯计划”险些成真,若沙俄得逞,北京将成为一座边城。   北京差点就不属于中国,真不是危言耸听。   一百多年前,那会儿,沙俄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大国,盯着我国北方这块地盘看了很久。   他们甚至搞了个“黄俄罗斯计划”,简单说,就是想把包括新疆、蒙古、东北、华北在内的大片土地都划拉到自己手里,像切蛋糕一样。   其实沙俄的胃口有多大,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就表现得一清二楚。   那时候,沙俄趁着清朝内忧外患,先是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外东北、库页岛等地收入囊中。   中俄《北京条约》签字那年,沙俄相当于白捡了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可他们并不满足,接下来就盯上了新疆和更靠东的地方。   沙俄高层当时在内部讨论得很直接,目标就是要把黄种人聚居的这片土地变成他们的新“俄罗斯”,所以才有了“黄俄罗斯”这么一个说法。   最让人感到威胁的,莫过于1871年的伊犁事件。   那时候南疆闹事,清政府自身难保。沙俄见缝插针,派兵直接占了伊犁。   别看他们嘴上说是“代管”帮忙维持秩序,实际上是一套接一套的殖民套路。   沙俄军队一进伊犁,就把土地丈量一遍,最好的田地分给俄国移民,原本的本地百姓只能当佃户还得交租。   再加上把清真寺改成东正教堂,学校也全换成俄文教学,连路碑都刻上了俄文,等于说“这里是俄国地盘”昭然若揭。   更别提粮食、羊毛等资源,被沙俄一车车拉走,伊犁的老百姓被榨得干干净净。   其实沙俄的算盘不光是抢地盘,更是要断文化根。   他们推行俄语,压制本地语言;宗教上强推东正教,甚至把清真寺变教堂;学校里只准用俄文,连官方文书都不能用本地语言。   这样一来,原本的风俗、习惯、信仰全都变味了。   伊犁百姓过得苦不堪言,很多人被迫背井离乡。   沙俄的这一套做法,后来苏联在中亚地区也照搬过。   可以说,“黄俄罗斯计划”不是空谈,而是有详细步骤和实际操作。   好在历史没有让最坏的情况发生。   清朝虽然积弱,但左宗棠等人顶住压力,靠着新疆本地各民族的支持,总算把大部分土地收了回来。   伊犁事件之后,朝廷对新疆治理明显加强了,驻军增多,交通、教育、经济一块块推进,不敢再掉以轻心。   各民族也在这场斗争中团结起来,大家明白了这片土地只有靠自己守护,才能不被人随便瓜分。   后来新中国成立,中央政府对边疆治理更是下了大力气,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今天我们回头看这段历史,既不是为了翻旧账,也不是刻意渲染仇恨。   只是想告诉大家,北京如今作为首都,其实是无数前人努力争取来的。   沙俄的“黄俄罗斯计划”差点让北京变成边陲小镇,这不是危言耸听。   每一寸土地都不是凭空得来的,都是靠一代代人的拼搏守住的。   所以说,守住家园,靠的不是别人大发善心,而是我们自己的团结和努力。   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就是要增强国力,稳住边防,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个道理永远不过时。   参考:“黄俄罗斯计划”险些成真,若沙俄得逞,北京将成为一座边城——搜狐网

0 阅读:2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