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名工人爬上白塔进行维修,突然,在墙缝中发现一张泛黄纸张,随手就揉成团扔下楼梯。纸团不偏不倚掉在楼下老吴头上。 老吴是呼和浩特本地人,早年从工厂转到文物部门,干巡检和维护这些年,手上沾满灰土。40年代出生那会儿,家里是普通农户,他小时候帮父亲干农活,练就一身力气。50年代末进厂当学徒,每天推车擦零件,学着组装机器。60年代初,他换到文化单位,负责记录古建情况,走街串巷抄裂缝位置,笔记本里全是手绘标记。70年代进文物所后,他每周骑车绕城,叩砖听音,标记加固点。80年初当上组长,管工具分发和进度,项目前总先踩点看塔身。1982年白塔修缮,他领队地面协调,熟悉塔内每层积土分布。过去几年,他捡过碎瓷带回,闲时翻本地志书记经卷痕迹。这次活计,他早起分发刷铲,监督塔底刷洗。 白塔是辽代万部华严经塔,东郊那座,高耸基部宽,上层砖墙收窄。1982年夏天,文管所启动修缮,队里分成两组,上层敲砖,下层清土。工人爬梯上二层回廊,空间窄,墙角土厚,他用铁铲刮墙,土块掉落。铲尖碰硬物,墙缝露泛黄纸角,他指探入拉出,纸薄脆,墨迹斑驳。没认出,就捏紧揉成团,甩手扔下楼梯。纸团旋转坠落,正中楼下老吴头顶。他正蹲塔基喝水,摸头捡起,抖灰展开。纸面灰黑,上排中统元宝交钞字样,下框壹拾文标铜钱图案,侧边篆文密布。编码动字料390,光字号51。他卷起塞兜,继续指挥刷墙。 这张纸是中统元宝交钞,元世祖中统元年十月发行,1260年那阵子。元代不用铜钱,全靠宝钞流通,长164毫米宽93毫米,用桑麻皮纸,灰色薄韧。设计人性化,不识字的看铜钱图案就懂面值10文。发行机构行中书省,流通诸路无期限。防伪严,九叠篆文一钞一码,骑缝印动字,手写草书千字文光字。伪造斩首,举报赏银五锭,还给犯人家产。元宝钞三种十面值,从壹拾文到贰贯文,最大2000制钱。宋代有交子会子,金代交钞,但元代大规模用纸币,取代铜钱。
导弹到家门口,谁还睡得着?菲律宾刚收下第二套美国“堤丰”,射程能盖到广州,南海
【54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