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成功弹射后,商务部一天制裁6家美企,包括美军唯一核航母建造商。9月25日,商务部针对6家美国企业出台了管制措施,其中3家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国内实体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品;3家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被禁止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 中国海军近年来稳步推进航母编队建设,福建舰作为第三艘国产航母,标志着技术从滑跃式向电磁弹射式的跨越。 2025年9月22日,海军公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这次测试验证了电磁弹射系统的可靠性,支持多种机型操作,提升了航母的作战灵活性。电磁弹射相比传统方式,能让飞机以更高重量起飞,增加作战半径和载荷能力。 福建舰排水量超过8万吨,配备三条弹射轨道,设计注重高效回收,整体性能适应远洋任务需求。这样的进展,不仅增强了海军的实战能力,也反映出国防科技的自立自强路径。 制裁行动紧随其后,2025年9月25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对6家美国企业实施管制措施。 其中,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普拉内特管理集团和全球维度公司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中国境内实体向其出口两用物项。 这些公司涉及美军核动力航母建造、军用建筑服务以及情报分析和特种作战培训,多次参与对台湾地区的武器销售和技术支持。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作为美国海军唯一核航母制造商,已在去年接受类似管制,此次加重限制旨在切断其从中国获取关键材料的渠道。普拉内特管理集团去年9月和今年3月两次上榜,全球维度公司则是首次出现。这些措施基于出口管制法,针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另外三家企业,萨罗尼克科技公司、爱尔康公司和国际海洋工程公司,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其从事与中国相关的进出口活动。 萨罗尼克科技公司专注于水面舰艇和无人艇开发,爱尔康公司提供卫星通信技术,国际海洋工程公司从事海底工程服务。这些公司通过与台湾开展军事合作,提供武器系统和技术援助,影响区域稳定。 不可靠实体清单的启用,体现了对外贸易法的应用,限制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贸易渠道。海关和相关机构将更新数据库,确保执行到位。这种分层管制,区分了出口限制和全面贸易禁令,体现了精准回应的策略。 福建舰的测试成果与制裁行动的时机,引发国际媒体广泛讨论。西方一些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美军航母技术问题相关,如福特号航母的弹射器故障频发,以及肯尼迪号航母建造延期。 但中方强调,制裁是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的体现,对危害国家利益行为的必要回应。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源自自主研发,解决了重型机起飞的难题,而美军在类似领域面临供应链依赖。 中国海军的进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航母从辽宁舰的改装到福建舰的创新,展示了持续投入的成效。制裁则维护了主权,防止军售扩散风险。 这些事件折射出大国竞争的复杂性。中国在国防领域的突破,提升了战略威慑力,同时通过经济措施维护安全利益。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等企业的活动,直接涉及核航母项目,制裁将迫使其调整供应链,增加运营成本。 萨罗尼克科技公司等在无人艇领域的合作,被视为潜在威胁,清单的加入切断了其与中国企业的联系。 整体来看,这种回应不是孤立的,而是基于长期观察的积累。去年以来,美方多次对台军售,中国商务部已多次使用类似工具,形成了常态化机制。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7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