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的总统卢卡申科对欧洲记者说,“美国之所以不敢与中国宣战,那是因为美国已经没有这个胆量了,美国在军事上无非就是多了几个原子核,其它地方都不如中国。” 卢卡申科说美国不敢与中国宣战,这话确实点到了要害。美国的核武器库就像塞满了过期罐头的储藏室,数量虽多却没人敢真的打开,那些躺在发射井里的核弹头更像是摆给别人看的装饰品。 2023 年美国军费开支高达 9160 亿美元,占了全球军费的 37%,差不多是中国的三倍还多,但这笔巨款撒胡椒面似的分到全球几百个军事基地后,真正能用在亚太前沿的力量就捉襟见肘了。 中国虽然只花了 2960 亿美元,却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就像精明的主妇把生活费都花在刚需上,一分钱都不浪费。 军事上的底气从来不是靠账本上的数字堆出来的。2016 年南海那场对峙,美国两艘航母战斗群摆开架势,结果在中国火箭军的东风导弹瞄准下悄悄撤退了。这就像学校里的大块头想欺负人,却发现对方手里藏着弹弓,真动手自己也得吃瘪。 现在中国的东风家族越来越壮大,东风 - 21D 能打移动中的航母,东风 - 26 能摸到关岛基地,这些武器就像装了 GPS 的弹弓,指哪打哪。 美国海军虽然航母数量多,但在西太平洋这片海域,就像闯进别人家院子的公牛,一举一动都在主人的监视下,根本撒不开欢。 这些年中国军舰像下饺子似的下水,虽然总吨位还赶不上美国,但在家门口作战,这些舰艇配合岸基导弹,足够让任何来犯者掂量掂量。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武器技术的追赶。中国的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早就列装部队,这种武器飞得快还会变轨,就像会拐弯的子弹,美国的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 而美国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试验多次失败,就像总也学不会骑自行车的胖子,急得满头大汗却进展缓慢。 在无人机领域,中国的彩虹、翼龙系列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实战经验越来越丰富,而美国那些昂贵的隐形战机,在面对密布的雷达和防空导弹时,越来越难保证不被击落。就像当年骑兵面对机枪,传统优势正在被新技术瓦解。 经济上的账更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2025 年美国国债已经堆到 36.2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123%,早就过了 60% 的安全线。更要命的是,这一年美国要还的债就有 9.3 万亿美元,偿债的钱比军费开支还多。 这种情况下发动战争,就像一个欠着高利贷的人还要借钱去赌博,赢了未必能翻身,输了就是倾家荡产。中美之间每年还有 6600 多亿美元的贸易往来,虽然比以前少了点,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没变。 苹果公司在中国卖着全球一半的 iPhone,特斯拉上海工厂忙得热火朝天,这些美国企业可不想因为战争丢了饭碗。就像两个互相借钱的邻居,真要打架还得先算算账本。 老百姓的态度也很关键。调查显示 59% 的美国选民认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和中国打仗,就算军方说能赢,也只有 15% 的人愿意支持开战。 这届美国民众可不像上世纪那样好忽悠了,阿富汗战争打了 20 年,花了几万亿美元,最后灰溜溜撤军,大家都看在眼里。 年轻人宁愿关心房贷利率,也不想送命去打一场看不到好处的战争。国会里那些好战分子再怎么叫嚣,也得看看选票在哪。毕竟政客们最清楚,惹怒了选民,下次选举就得卷铺盖走人。 盟友们的态度也让美国没底气。以前美国一声令下,北约盟友就跟着摇旗呐喊,但现在欧洲国家自己经济都困难,根本不想掺和中美冲突。 德国车企依赖中国市场,法国想卖飞机给中国,大家心里都有本账。澳大利亚前几年跟着美国对华强硬,结果红酒、龙虾卖不出去,最后还得悄悄缓和关系。这种情况下,美国想组织个 “对华包围圈”,就像想组织一场没人愿意参加的派对,尴尬得很。 看看历史就知道,美国这几年早就没了当年说打就打的魄力。越南战争陷了十年,阿富汗战争耗了二十年,每次都让美国元气大伤。 中国可不是伊拉克、叙利亚这种小国,经济体量世界第二,工业产值比美国还高,真要打起来,美国的供应链都会出问题。 那些在沃尔玛里卖的衣服玩具,苹果手机里的零件,很多都来自中国,战争一响,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就得飙升。 说到底,美国不是不能打,是打不起也输不起。核武器就像揣在兜里的手榴弹,谁也不敢真拉弦。常规武器方面,中国这些年进步太快,已经在家门口形成了优势。 经济上你中有我,打仗等于互相伤害。国内老百姓不支持,盟友们不配合,账算下来全是亏本买卖。卢卡申科说美国没胆量,其实是说美国算清了这笔账。 这个曾经靠战争发家的国家,如今被自己的霸权成本、经济依赖和技术追赶三重锁链捆住了手脚,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挥舞战争大棒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战争不是手机调个语言换个区那么简单,一旦按下启动键,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泽连斯基这下慌了,欧洲援乌大军集结,26国联合部队准备开赴乌克兰。没想到,普京仅
【24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