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子为了逃离家暴,驾车狂奔,却意外导致丈夫死亡,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

马俊哲律师 2025-09-15 11:16:51

一个女子为了逃离家暴,驾车狂奔,却意外导致丈夫死亡,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1 年。这究竟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杀人?

2024 年 5 月 20 日晚,曹女士和女性朋友外出就餐,丈夫刘先生却无端怀疑有男性在场。5 月 21 日凌晨 1 点多,刘先生酒后回到家中,与曹女士发生激烈争吵,甚至持刀逼迫曹女士一起开车找朋友对质。在行车途中,刘先生不停对曹女士进行威胁和殴打。曹女士趁刘先生不注意,想要驾车逃离,可刘先生竟爬上前机盖阻拦。车辆行经一路口时,发生了严重事故,最终刘先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曹女士提起公诉。公诉机关认为,曹女士明知刘先生趴在汽车前机盖,仍然驾车持续加速,并甩动汽车,意图将刘先生甩下车,最终导致刘先生死亡,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法院经审理后也认为,曹女士明知刘先生处于高度危险之中,仍驾车高速行驶,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然而,曹女士的辩护律师却认为,曹女士属于正当防卫。但法院指出,正当防卫要求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曹女士驾车离开时殴打并未进行,刘某某是否会进一步对曹某某实施侵害尚处于未知状态,不存在现实危险性,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这起案件的矛盾点就在于,曹女士的行为到底该如何定性。从监控画面看,曹女士驾车离开时,丈夫的暴力行为似乎中断了,不符合正当防卫中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的要件。但大家别忘了,曹女士长期遭受丈夫的家暴,事发当晚更是被持刀威胁、殴打。在那种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她只想赶紧逃离,根本无法完全保持理性。​

我们不禁要问,法律在判定这类案件时,是否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家暴受害者的实际处境?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恐惧和暴力中,好不容易找到机会逃跑,却要为意外的结果承担如此重的责任,这真的公平吗?​

这起案件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家暴的阴影笼罩着太多人,我们不能让受害者在逃离的过程中,再次受到伤害。希望这起案件能引起大家对反家暴的重视,也希望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能多一些对人性的关怀,给家暴受害者更多的保护和支持。

0 阅读:3

猜你喜欢

马俊哲律师

马俊哲律师

分享法律知识、传播正能量、《律战行动》月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