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上,议员阿尔维塞·佩雷斯,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毫不客气说道:“在这里,我们不过是美国势力的傀儡!我们是木偶!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坐在这720个席位上,仿佛我们真能起到什么作用!” 欧洲好像总摆脱不了被大国摆布的命,二战前的慕尼黑会议,英法德意四国坐一块,决定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归属,捷克人自己却连个发言权都没有。 这种大国博弈的阴影,到今天也没散去,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当着欧洲人的面,毫不客气地批评欧洲的民主和移民政策,语气里满是对盟友的轻视,好像在说:你们老老实实听话就行。 二战后,欧洲靠美国的马歇尔计划重建经济,靠北约和美国核保护伞保安全。 冷战结束了,欧盟喊着“战略自主”的口号,想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可现实呢?从贸易到外交,欧洲总在美国的压力下妥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比如美欧贸易协议,欧盟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就气得直跳脚,说这协议根本不符合欧洲的利益。 议员们在议会里吵得热火朝天,可华盛顿一个电话,多少决定早在大洋彼岸拍了板。 欧盟经济体量不比美国小,可在国际事务里,总是少了点底气。 2024年,欧盟想在亲美和自主之间找平衡,结果还是跟着美国跑,美国推“脱钩”,欧洲企业却舍不得中国市场,这种分裂让欧盟政策左右摇摆,啥也干不成。 俄乌冲突里,欧盟对俄制裁看似硬气,可背后全是美国的战略意志在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直言,欧洲的不少行动就是给美国跑腿,甚至不惜让自己经济受伤。 从能源危机到经济衰退,欧洲为跟着美国付出了大代价,可议会里敢公开质疑的议员却没几个。 佩雷斯的发言之所以震耳,就是因为他捅破了窗户纸:欧洲的决定,多少是为华盛顿的霸权服务的。 问题不光在外面,欧洲自己也一盘散沙,27个成员国,语言、文化、利益都不一样,想统一意见比登天还难。 欧洲的精英似乎已经习惯了依附,美国那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让欧洲在贸易、安全、外交上处处受限。 俄罗斯思想家杜金说,特朗普的回归是西方对抗自由主义精英的“革命”,欧洲极右翼政客居然还挺认同,甚至模仿他的套路。 可他们忘了,特朗普的“优先”从来不包括欧洲,意大利总理梅洛尼2025年访美,对特朗普大唱赞歌,换来的不过是一句轻飘飘的夸奖。 这种姿态,哪是外交,分明是讨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最近喊着要在“敌意的世界”里保持独立,可她的矛头只对准俄罗斯,压根不敢碰美国,这种选择性的硬气,恰恰暴露了欧洲的软弱。 那欧洲能摆脱这“傀儡”的命吗?德国学者提出,欧洲得有独立的外交政策,才能真正为自己谋利益。 可这得先让欧盟27国拧成一股绳,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历史上,欧洲也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比如1963年肯尼迪那句“我是柏林人”,虽然是美国人说的,却点燃了欧洲人对自由的信念。 欧洲需要的不是议会里一声怒吼,而是实打实的行动,无论是跟中国搞好关系,还是在能源、贸易上少靠美国,欧洲得学会自己下棋,而不是等着美国递棋谱。 佩雷斯的发言像面镜子,照出欧洲在全球舞台的尴尬,720个议员的座位,真能代表720个独立的声音吗? 如果只是为美国背书,那跟木偶有啥区别?从慕尼黑会议到今天的欧盟,欧洲一次次被外部定义。 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声音,摆脱“傀儡”的标签?答案不在议会大厅,而在欧洲人敢不敢直面现实,勇敢说一句:我们不是木偶!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海客新闻
就在刚刚欧盟委员会主席正式宣布了9月1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斯特拉斯
【9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