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9岁“游泳皇后”杨秀琼结婚。她提出想避孕10年,丈夫爽快答应。不到一年,她被大24岁的四川地头蛇逼婚,改嫁当第十八姨太,连干妈宋美龄都无力回天。 杨秀琼1918年出生在广东东莞,水性极好。10岁跟家人去了香港,很快就在泳池里展露了惊人的天赋。 1933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那年杨秀琼才15岁,代表香港队参赛。结果呢?她一个人包揽了女子游泳项目的全部5块金牌。这在当时的中国体坛是什么概念?简直是平地一声雷。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太需要精神上的提振了。杨秀琼的出现,就像一道光。她健康、健美、充满活力的形象,迅速火遍全国。“美人鱼”这个外号不胫而走,她成了那个时代的国民偶像。 这种火爆程度,现在的流量明星可能都比不了。在那个保守的年代,一个穿着泳装、展示身体线条的女性运动员,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冲击和思想解放的象征。报纸上全是她的照片,看台上挤满了想一睹她风采的人。 高层也注意到了她。当时的“第一夫人”宋美龄非常喜欢她,当场认她做干女儿,还送了她一辆时髦的美国小轿车。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更是亲自给她驾马车游街,风光无限。1934年远东运动会,她再次刷新纪录,载誉归来时,蒋介石、汪精卫都亲自接见她。 这时候的杨秀琼,年仅十六七岁,已经站在了人生的最高点。她被迅速卷入了上流社会的交际圈,成了宴会上的常客。 然而,正如鲁迅先生后来评论的那样:“被昏蛋所称赞,不如战死在他手里。”过度的追捧和交际应酬,不可避免地分散了她的精力。 1936年柏林奥运会,是杨秀琼人生的第一个大跟头。作为中国唯一的女子游泳选手,她承载了全国的期望。但长途跋涉加上训练不系统,她在预选赛就被淘汰了。虽然破了全国纪录,但在世界强手面前不值一提。 舆论瞬间反转。曾经把她捧上天的媒体,开始用最刻薄的语言嘲讽她。漫画家鲁少飞画了一幅著名的漫画《蛋的时髦》,画面上杨秀琼坐在泳池边,对着一个大鸭蛋发呆。“捧杀”的逻辑,在那个年代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神坛跌落的滋味不好受,但杨秀琼并没有完全消沉。奥运归来第二年,1937年,19岁的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结婚。对方是当时的“北国第一骑师”陶伯龄。两人郎才女貌,也算是体坛佳话。 最关键的是,他们俩做了一个非常现代的约定:为了双方的体育事业,决定10年内不要孩子,采用避孕措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局动荡,杨秀琼夫妇辗转来到了战时首都重庆。 在重庆,她依然是名人。为了鼓舞士气,她参加了一些游泳表演赛,依旧能轻松夺冠。然而,也正是在这里,她被一个不该惹上的人盯上了,四川军阀范绍增。 范绍增这个人,绰号“范哈儿”,在四川是手眼通天的地头蛇。他比杨秀琼大整整24岁,家里已经有了十七房姨太太。这个人好色是出了名的,当他看到年轻貌美、名动全国的“美人鱼”时,占有欲立刻上头。 关于范绍增如何夺取杨秀琼,坊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他在一次舞会上“偶遇”杨秀琼,随即向蒋介石和宋美龄开口,要求将杨秀琼纳为第十八房姨太太。 这里就体现出最讽刺的一幕了。宋美龄是杨秀琼的干妈,按理说应该保护她。但在战时,蒋介石需要拉拢范绍增这样的地方实力派共同抗日。一个女运动员的个人幸福,与军政大局相比,孰轻孰重?答案不言而喻。 范绍增用手段逼迫陶伯龄与杨秀琼“离婚”,紧接着就把杨秀琼弄进了自己的公馆。19岁的“游泳皇后”,就这样成了43岁军阀的第十八房姨太太。 她的丈夫陶伯龄无力反抗,她的干妈宋美龄选择漠视。那个她以为可以通过努力和名气挣脱的旧时代枷锁,最终还是狠狠地套在了她的脖子上。 范绍增后来在回忆录里试图粉饰太平,说“我和她有一腿,我给她买了栋房子,但她不是我的姨太太。”这种说法显然是在推卸责任。而当时的部分小报,甚至还指责杨秀琼“水性杨花”,抛弃了原配丈夫。 抗战胜利后,杨秀琼设法离开了范绍增,回到了香港。但她的黄金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那个曾经在泳池中劈波斩浪的天才少女,已经被命运的浊流冲刷得面目全非。 她无法再回到泳池,也无法面对故土的是是非非。不久后,她选择远走加拿大温哥华,从此漂泊异乡。 1982年,杨秀琼在加拿大病逝,终年64岁。她走的时候很凄凉,没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位曾经的“美人鱼”。 杨秀琼的悲剧提醒我们,对女性身体自主权和人格尊严的尊重,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它是需要被不断争取和捍卫的。而那些对“军阀太太”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人,或许应该先去读一读杨秀琼的真实人生。
事实证明钱能养人,有钱气质都不一样了🥲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