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抛售美债”,美财长刚嚣张直言,表示中国真的不敢抛售美债,便被狠狠给他上了一课:中日英三大债主便齐抛美债,美国股市狂跌7万亿! 2月15日,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曾以一种近乎挑衅的语气宣称:“中国持有美债是结构性需求,他们不敢轻易抛售。”这位曾掌舵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的财长或许忘了,2024年的中国早已用行动打破了他的逻辑。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开数据,中国在2024年12个月中有9个月都在减持美债,全年净减持规模达573亿美元,持仓规模较2022年峰值缩水近三分之一。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央行同期将黄金储备推高至全球第六,44.17吨的增持量创下历史新高。 这场减持潮并非孤立事件。日本作为美债第一大持有国,在2024年12月单月抛售273亿美元,全年减持规模突破千亿;英国更以441亿美元的月度抛售量创下历史纪录,其持仓规模从2023年的8000亿美元级骤降至7227亿美元。 三大债主的同步行动,直接导致海外投资者对美债的净买入额从11月的1157亿美元暴跌至12月的796亿美元,私人资本与官方机构的资金流向首次出现明显分化。 市场的反应比任何分析报告都更具说服力。2025年4月,当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时,美债市场遭遇了堪比2020年疫情爆发的抛售潮。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三天内从3.9%飙升至4.51%,30年期收益率突破5%关口,创下1982年以来股市大跌期间的最快涨幅。 更戏剧性的是,这种“股债双杀”的罕见景象持续了整整两周——纳斯达克指数单周蒸发9000点,七大科技巨头市值合计缩水7.2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跌没了一个德国股市的总市值。 华尔街将这场危机归因于“特朗普不确定性”。2025年3月,亚特兰大联储的GDP预测模型显示,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可能萎缩2%;纽约联储的消费者调查则揭示,民众对失业率的担忧升至2023年9月以来最高。 这种恐慌情绪在4月9日达到顶点:当特朗普在推特上威胁“若不使用美元就征收100%关税”时,标普500指数期货瞬间暴跌3%,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7%,全球投资者疯狂涌入黄金市场,导致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价格突破3000美元/盎司。 在这场资本大迁徙中,中国的应对策略展现出大国智慧。不同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被动承接美元资产,此次中国选择“减持美债+增持黄金+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三维策略。 2025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份额突破4.5%,创下历史新高;中国与沙特、巴西等国签署的本币结算协议,更是让SWIFT系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更令白宫尴尬的是,当贝森特呼吁沃尔玛等企业“消化关税成本”时,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对美出口额同比增长12%,其中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高端制造产品占比超过60%。 回望2025年的这场金融风暴,一个细节颇具象征意义:当贝森特在4月19日接受NBC采访时,背景屏幕正实时滚动着黄金价格的上涨曲线。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尔街操盘手,此刻不得不承认:“市场正在用脚投票,而我们能做的只有适应。” 这场风暴最终会如何收场?当美元霸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金融体系是否将迎来新的秩序?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中国不会抛售美债”,美财长刚嚣张直言,表示中国真的不敢抛售美债,便被狠狠给他上
小张的社会
2025-09-09 10:42:49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