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可以轻轻松松就把职场给拿捏,让别人觉得他们很专业。但其实他

岚岚看商业 2025-09-03 23:20:16

上班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可以轻轻松松就把职场给拿捏,让别人觉得他们很专业。但其实他们有一些非常低成本的小习惯。你要是掌握了,也能让自己的形象更上一层楼。 为了这个事儿,我专门去找我当年的VP好好问了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工作习惯,会让高层觉得这个人真的靠谱?他跟我说了4个点,分享给你,你记好了。 第一个就是在做事之前刻意去确认目标和预期。我们经常做事是什么样子呢?就是老板跟我说:“把这个活干一下啊。” 我说:“好的好的。”然后就干一下,顶多厉害点的确认一个deadline,对吧? 但是真正优秀的人,他们会问:“这个事情的背景是什么?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您大概什么时候要?要的形式是这样,您看可不可以?” 他们会进行很多次确认,确认好了以后再去开工,这样才会让领导觉得:“哦,原来他思考很周全。” 第二点就是在输出任何内容之前,先搭一个结构。比如说我这么多年的习惯,就是你让我写一个文档,我一定先写背景目标、用户流程、产品设计、数据需求,然后思考项目的风险可能是什么、时间节奏是什么、配合方是谁。 把这些都写出来以后,再往里面填充具体内容。这样的话,哪怕我没有写完这个东西,在不断填充内容的时候,别人也会觉得我很专业。包括你开会的时候,如果投屏一上来就先把这些结构都列出来,别人就会觉得:“哇,你这个人真的很结构化。” 而第三个点就是永远比别人多提一个下一步。什么意思呢?比如说现在遇到问题了,不要跟领导说:“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然后就没下文了,或者不要跟领导说:“我们现在卡住了,卡在某个地方了。”而应该怎么说呢? 说:“我们现在卡在了某一个问题上,这个问题可能有两种解法。第一种成本高一点,但是快;第二种成本低一点,但是慢。领导,您看要不要决策一下?” 我们永远要比问题多想一个下一步,这样沟通才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思考非常周全的人。 而第四点就是讲话永远要有数据和案例。比如说我们最近做了一个活动,跟领导反馈说:“这个活动大家反馈挺好啊。” “大家”是谁?“很好”是多好,对吧?这个事情没说明白。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活动做完了,跟领导说:“领导,我们找了200个用户发了问卷,找了10个用户做访谈,用户给出的好评率是98%。整个反馈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很OK。”这才叫做有数据、有案例,然后你说的话才有分量。如果你只说一个“还挺好”,就体现不出你的能力。但是如果你加上数据,就会让你显得更加专业。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需要掌握特别多的技能和方法,只需要在沟通层面加一点点小技巧,就可以让你的人设变得非常正向。

0 阅读:9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