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港口的命运,怎么就拧巴成了这样?它曾经破旧到被当地政府急着甩卖,现在却因为经营得太好,反倒要被强制收回。说的就是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它身上正上演着一场身份撕裂的大戏。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发出声明,若中企不在 90 天内主动出售达尔文港股权,澳方将启动强制征收程序。这话一出来,不少人翻出 2015 年的旧新闻,当时达尔文港因为年亏损超 2000 万澳元,当地政府急着找买家,最后是中企以 5.06 亿澳元拿下了 99 年租赁权,连港口的维修设备都一并接手了。 那会儿的达尔文港,码头泊位只有 3 个能停靠万吨级货轮,仓库还是上世纪 70 年代建的,雨季一到就漏雨。中企接手后,先花了 8000 万澳元翻新码头,把泊位扩展到 5 个,还加装了自动化装卸设备。 2020 年疫情期间,其他港口因为劳动力短缺停摆,达尔文港靠新设备维持运转,当年货物吞吐量就突破了 1200 万吨,比 2015 年翻了一倍多。当地的物流公司也跟着受益,有家运输公司老板说,现在从达尔文港运矿产到亚洲,比以前节省了 3 天时间,运费成本降了 15%。 澳大利亚政府一开始对港口运营挺满意,2019 年还批准中企扩建液化天然气码头。可从 2022 年开始,态度突然变了。 澳安全机构说港口存在 “安全风险”,要求中企出售部分股权,当时中企提出转让 30% 股权,澳方却不同意,坚持要全额出售。今年年初,澳方又找借口说港口租赁协议 “违反国家利益”,多次约谈中企代表,直到这次直接发出最后通牒。 有人查到达尔文港现在的估值,已经涨到了 18 亿澳元,是当初收购价的 3 倍多。港口周边的土地价格也跟着涨,2015 年每平方米才 200 澳元,现在卖到了 600 澳元。 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也多了,港口直接雇佣了 1200 人,间接带动了餐饮、住宿等行业,有统计显示,达尔文港每创造 1 个岗位,就能带动当地 3 个相关岗位。 更有意思的是,达尔文港现在是澳大利亚北部重要的能源出口枢纽,每年从这里运出的铁矿石、液化天然气,有 70% 销往中国。如果澳方强制收回港口,重新寻找运营商至少需要 2 年时间,期间货物运输可能会中断,当地矿产企业估计会损失超 5 亿澳元。 中企在回应里提到,这些年一直按照协议履行义务,每年向当地政府缴纳租金,还投入了 4.2 亿澳元用于基础设施升级。现在澳方突然要强制征收,不仅违反了当初的租赁协议,也让其他想投资澳大利亚的外国企业心里打鼓。
普京这波操作,真把中国当自个儿家了吧!其他政要从天津坐高铁来北京,半小
【5评论】【1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