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地下党陈枫去香港汇报工作。临行前,他买了5盒云片糕,将情报夹在里面。路上,海关搜身,他们把云片糕一盒一盒地撕开翻看。 陈枫,1916出生广东阳山县人,这个从延安抗大走出来的革命者,1946年受组织派遣来到广西开展地下工作。1946年8月,担任中共桂柳区(桂林、柳州地区)特派员。1947年7月,任中共桂柳区工委书记。 1948年6月,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广西地区的形势日益复杂。作为桂柳区工委书记的陈枫,掌握着桂林、柳州、南宁、梧州四个重要城市的地下党组织情况,急需向中共华南分局汇报工作并接受新指示。陈枫经常到香港汇报工作,来往要乘坐飞机,但这次的路线却格外凶险。 当时的交通检查异常严格,特别是进入香港前的深圳海关,国民党当局加强了对可疑人员和物品的搜查力度。陈枫深知携带文件的风险,必须想出万全之策。经过反复考虑,他选择了云片糕这种看似无害的传统糕点作为掩护。 云片糕又名雪片糕,是江苏、广东梅州、潮州等地的传统糕类美食。其名称是由片薄、色白的特点而来的。这种糕点的特殊结构为隐藏文件提供了理想条件——每条糕块(长22厘米)一般要切140片左右,层次分明,方便夹藏薄纸。 陈枫精心准备了五盒云片糕,将重要的汇报提纲写在薄纸上,小心翼翼地夹在第五盒糕片中间。这份文件记录着广西地下党组织的发展状况、敌情分析、统战工作进展等核心机密,一旦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 与陈枫同行的交通员熊柳生也承担着巨大风险。地下党员熊柳生变卖家中田产,在学校工作的党员李庚承和李铉卖学米,帮助解决了机票费用。这种为了革命事业不惜变卖家产的精神,体现了那个时代地下党员的崇高品格。 火车行驶在桂南山区,车厢里的气氛看似平静,实际上危机四伏。陈枫和熊柳生保持着商人身份的伪装,不敢有丝毫松懈。每到一个大站,都有国民党军警上车检查,他们必须时刻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抵达深圳后,所有旅客都被要求下车接受边防检查。检查站内戒备森严,每个人的行李都要被仔细翻看。陈枫排在队伍中,表面镇定,内心却清楚这是整个任务成败的关键时刻。 轮到陈枫时,检查人员开始逐一查看他的云片糕。第一盒被撕开,糕片被逐层检查;第二盒、第三盒、第四盒同样经受了仔细搜查。每一次糕片被翻动的声音,都牵动着陈枫的神经,但他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神态。 就在检查人员准备打开第五盒云片糕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后面排队的旅客开始躁动,有人抱怨检查太慢,孩子哭闹声不断。检查站内的紧张气氛让其他工作人员也催促加快进度。 这名检查人员看了看手中的第五盒云片糕,又看了看越来越长的队伍,犹豫了片刻。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他挥手示意陈枫通过检查。就这样,含有重要情报的云片糕奇迹般地通过了严密的搜查。 陈枫和熊柳生顺利抵达香港,成功完成了这次充满危险的汇报任务。1948年12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任命陈枫为广西省城工委书记,负责领导桂林、柳州、南宁、梧州等4个市的城市工作。这次香港之行的汇报,为陈枫后来担任更重要职务奠定了基础。 回到广西后,陈枫根据在香港接受的指示,进一步加强了地下工作的组织和领导。1948年至1949年,陈枫通过召开”成团会议”“一月会议”“社湾会议”“鹧鸪江会议”,组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培养、训练干部,部署城市的爱国民主运动和农村武装斗争任务,发动各级组织做好保护城市和迎接大军解放的工作。 1949年,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全国解放指日可待。陈枫领导的广西地下党组织积极配合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策应工作。由于陈枫对形势作了正确的判断,正确地把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贯彻到广西党组织之中,并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占领镇南关(今友谊关),标志广西全境解放。 广西解放后,陈枫从地下工作者转变为人民政权的建设者。1949年11月25日,随部队进入梧州,担任梧州军管会副主任兼中共梧州市委副书记。1950年3月,调任中共柳州市委书记。他将地下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运用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为广西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5年,陈枫的人生迎来新的转折。1965年,奉调任外交部亚非司副司长,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富汗、冰岛、毛里求斯、布隆迪大使。从地下斗争到外交战线,陈枫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品格和操守。在外事活动中,正确执行党的外交路线,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发展我国与上述国家的外交关系,增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1986年8月26日,在北京病逝。陈枫的一生跨越了中国现代史的重要阶段,见证并参与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程。那五盒云片糕的故事,成为他传奇人生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也成为那个特殊年代地下斗争的生动写照。
馆长:阿馆最终还是决定留守岛内,9月3日与祖国大陆同胞一起见证这场伟大的盛宴!
【10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