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战士毕铁华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全身被烙铁烙烂了,敌人以为他死了,

历史破局者 2025-08-25 17:52:45

1941年,战士毕铁华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全身被烙铁烙烂了,敌人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扔到了郊外。哪成想,敌人刚走,毕铁华竟然听到了脚步声…… 那时候,日本鬼子在山东闹得凶,1941年冬天,他们搞了个什么“铁壁合围”的大扫荡,成千上万的兵力扑向八路军的根据地。沂蒙这地方,山多路窄,村子零零散散散布在山坳里,百姓日子本来就苦,遇上这种事,更是提心吊胆。毕铁华是大众日报社的干部,负责发行和联络工作。那年他二十多岁,个头不高,但人机灵,平时背着报纸和宣传材料,在村镇间穿梭,帮着动员老百姓抗日。报纸社当时藏了不少东西在依汶村附近,毕铁华去检查,结果正好撞上鬼子的埋伏。 鬼子抓到他后,不用说,肯定是想从他嘴里撬出情报。那些日军兵,装备齐全,手里拿着刺刀和枪,押着毕铁华到他们的临时据点。那据点就是个破屋子,周围拉着铁丝网。审讯开始了,他们先是用拳头和棍棒打,毕铁华咬牙扛着,一句话不吐。鬼子见他硬气,就动真格的了,烧红了铁棍和刺刀,一下下烙在他身上。从胸口到手臂,再到腿,皮肤焦了,肉烂了,毕铁华疼得几次昏过去。可他就是不松口,鬼子折腾了半天,没问出什么有用的。看他气若游丝,以为快咽气了,就随便找个地方把他扔了。那郊外是片荒地,离村子不远,鬼子撤走没多久,毕铁华勉强睁眼,就听到脚步声,是当地人路过发现了他。 这个人其实是王换于的儿媳,她正从地里干活回来,看到地上有个血肉模糊的人影,赶紧凑近瞧。毕铁华当时已经不成人样,全身溃烂,散发臭味,但还有微弱呼吸。她没多想,飞快跑回家喊人。王换于是东辛庄的妇女,1888年生人,早年穷苦,嫁到于家后,日子也没好多少。但抗日开始后,她五十岁那年入了党,当了村妇救会长,干劲十足。她家成了八路军的联络点,经常有干部来住。听到儿媳的话,王换于和丈夫立刻赶来,三人合力把毕铁华抬回家。那时候,王换于家是土屋,条件简陋,但她马上行动起来,先熬红糖水,用勺子一点点喂进毕铁华嘴里。毕铁华昏迷了好几天,王换于守着,不离不弃。 毕铁华的伤太重了,身上百分之八十的皮肤都烙坏了,化脓感染,动弹不得。王换于不是医生,但她知道民间有土办法,四处打听,讨来了獾油,拌上头发灰,抹在伤口上止痛消炎。后来又弄到老鼠油,继续搽。一个多月里,她一家人省吃俭用,把家里的小米和鸡蛋全拿出来给毕铁华补身子。毕铁华慢慢醒了,伤口开始结痂,焦黑的皮掉下来,长出新肉。王换于还得防着鬼子搜查,有时候把毕铁华藏到山洞里,她亲自送饭,怕凉了就揣在怀里焐热。毕铁华和王换于一家相处得像亲人,他认她做干妈,叫得亲热。身体好转后,毕铁华急着回部队,王换于舍不得,但知道大事要紧,给他准备干粮,缝衣服。临走那天,毕铁华鞠躬道谢,王换于叮嘱他打胜仗再回来。 王换于在沂蒙那片土地上,是典型的“红嫂”。她不光救了毕铁华,还办过战时托儿所。1939年,八路军首长徐向前让她负责照看革命干部的孩子,一开始27个,后来多到41个。其中有徐向前的闺女小何,罗荣桓的孩子罗琳,还有其他烈士遗孤。她把这些孩子当自家一样,儿媳陈洪良刚生娃,奶水先紧着革命后代喂,自己孙子营养跟不上,有4个早夭了。王换于不抱怨,觉得这是为抗日出力。1941年扫荡时,她把孩子们藏到村外地窖,瞒过鬼子搜查。那些孩子长大后,好些成了干部,常回来看她,寄东西表达感激。 毕铁华走了后,继续在部队干革命,跟着南征北战,见证了胜利。可工作忙,一直没机会回沂蒙。时间过得飞快,四十多年过去了,1983年,他退休了,从广东带家人回来找王换于。那时王换于九十五岁了,头发白了,但精神头还行。毕铁华一见她,就跪下喊“娘”,两人抱头哭,周围人看着都鼻子酸。毕铁华后来改姓白,但这份恩情没忘。王换于活到101岁,1989年走的,她的家成了纪念地,2003年建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里面陈列着那些年的物件,讲着这些故事。

0 阅读:101

评论列表

执念

执念

2
2025-08-25 20:18

好样的,永不屈服。

用户75xxx73

用户75xxx73

2
2025-08-25 20:25

中国好母亲,革命好母亲,好人有好报,长命百岁!

猜你喜欢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