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工信部对智驾的新规,网上深入的解读较少,我来重点解读: 这是小米4月事故后,有关部门对于智驾监管的加强,有些人认为这是拖行业后腿? 不是,这是规范行业发展。 具体文件是《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 下文简称意见稿。 1,DMS 本次意见稿最大的点在于对DMS驾驶员监控系统的规范化,要求开启智驾时,DMS系统要时刻提醒驾驶员集中注意力。 在感知上,意见稿要求搭载红外摄像头、方向盘压力传感器等硬件,实时监测驾驶员视线偏移、脱手状态,精度需满足GB/T 41797标准 。 如果DMS提醒你集中注意力,驾驶员不搭理,车企要做分级预警机制: ☀一级预警:语音警告+方向盘震动; ☀二级干预:限速至60km/h并开启双闪; ☀终极措施:15秒未响应后自动驶入应急车道并拨打救援电话 。 这个分级预警机制,我只有在大众和蔚来的车上看到过,做得很好。 2,OTA监管 总而言之,OTA不能随意化,如果OTA涉及到功能上的更改,【需要提交测试报告】,这是最重要的点,也是现在OTA慢的原因,需要测试报告。 3,智驾事故上报 以后发生智驾引起的事故,需要在48小时内,提交详细原始数据,注意是详细,原始。 《发生系统失效或致人伤亡事故时,需提交事故前90秒传感器原始数据、ECU控制指令,并分析事故是否与系统缺陷相关 。》 总的来说,我认为此次意见稿能大大规范智驾行业的发展,而且会提高行业的入门门槛,还提了一些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的要求。 我小小预测一下,以后主机厂对于智驾的研发,会更倾向于使用供应商方案,可以均摊成本,新的意见稿实施后,智驾成本会有10%的上升。【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一个天天阴阳小米的某品牌打手,买了一台小米YU7,结果不到24小时就被小米投诉禁
【7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