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8月10日深夜通过社交媒体向中国喊话,要求中方“迅速将美国大豆订单翻两番”,并称这是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有效方式”。 这一突如其来的喊话看似聚焦贸易问题,实则暗含多重政治算计,其背后交织着国内选情压力、国际贸易博弈与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深层角力。 特朗普此次发难正值美国农业陷入困境的关键节点。2025年以来,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持续低迷,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 7月中国对美国大豆的净销售量已连续14周为零,导致美国农场库存积压严重。中西部农业州作为特朗普的传统票仓,农民收入锐减引发强烈不满。 与此同时,美国与印度的农产品谈判破裂,印度拒绝开放大豆市场,进一步堵死了特朗普转移出口压力的后路。 双重压力下,特朗普急于通过对华喊话展示“拯救农民”的姿态,试图在大选年稳住摇摆州的支持率。 特朗普的诉求建立在对中国市场依赖的误判之上。近年来,中国通过多元化布局大幅降低了对美国农产品的依存度。 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大豆4937万吨,其中71%来自巴西,美国份额仅占21%。巴西大豆凭借价格优势和零关税待遇,成为中国企业的首选。 更关键的是,中国通过推动国内大豆增产、推广套种技术、开发豆粕替代饲料等措施,将自给率提升至22%,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 这种结构性转变意味着中国无需为政治压力牺牲经济利益。 特朗普将大豆视为解决贸易逆差的“万能药”,但中美贸易失衡的核心矛盾实为高科技封锁。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曾明确指出:“中国想买的,美国不卖”——高端芯片、精密设备等产品长期受美国出口管制。 而英伟达特供中国市场的H20芯片甚至被曝存在“后门”风险。这种限制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却强推农产品的策略,本质上是要求中国单向让利。 历史数据更具说服力:2018年贸易战期间,中国转向巴西采购大豆后,美国农民损失超270亿美元,而贸易逆差并未因此缓解。 特朗普的深夜喊话与其社交媒体治国风格一脉相承。据统计,2025年执政132天内,他在自创平台“真相社交”发布2262条帖文,频次是首个任期的三倍。 这种高频次、情绪化的表达虽能煽动国内民粹情绪,却严重损害国际贸易互信。 尤其此次发帖恰逢中美关税休战协议到期前夕,尽管双方随后宣布暂停24%的额外关税90天,但特朗普将大豆采购与高层会晤挂钩的威胁性言论。 暴露了其“强买强卖”的谈判逻辑。市场反应印证了这种焦虑的无效性:芝加哥大豆期货在其发文后短暂上涨2.8%。 但3小时内便回落至原水平,资本用脚投票表明政治表演难撼市场规律。 当前全球化农产品贸易格局中,单一国家的政治施压早已难奏效。就在特朗普喊话之际,巴西桑托斯港的起重机正昼夜装载驶向中国的大豆货轮。 阿根廷豆粕采购协议稳步推进,中俄农产品合作通道持续拓展。中国海关的检疫通道前。 一批享受关税暂缓政策的美国龙虾快速通关,而千里之外的华盛顿,某位总统仍在等待一场违背市场规律的大豆“奇迹”。 参考资料:中国转向巴西采购至少240万吨大豆!美大豆协会主席慌了:关税战将使不少农民破产 2025-04-15 19:08·红星新闻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8月10日深夜通过社交媒体向中国喊话,要求中方“迅速将美国大豆订
观今言史啊
2025-08-12 14:23: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