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终前,召来陈平,命他与周勃去杀樊哙,还特意嘱咐要带樊哙首级回来。陈平闻言大

含芙看历史 2025-08-02 20:51:35

刘邦临终前,召来陈平,命他与周勃去杀樊哙,还特意嘱咐要带樊哙首级回来。陈平闻言大惊,他并非畏惧杀人,而是清楚这一刀下去,自己恐怕也难保全。

樊哙是西汉开国功臣中很特殊的一位。他早年以屠狗为业,是刘邦的同乡,自沛县起义起就追随左右,历经无数战役,凭战功获封列侯。刘邦称帝后,讨臧荼、平韩王信等平定叛乱的战役,樊哙都冲锋在前。

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兄弟,为何会被刘邦下诛杀令?这与刘邦晚年的猜忌及一场宫廷风波有关。

刘邦晚年身体衰弱,对权力掌控欲愈发强烈,对握有兵权的异姓王和开国功臣充满猜忌,韩信、彭越等人先后被处置,连萧何也曾入狱。

刘邦不喜欢太子刘盈,觉得他性格懦弱,更偏爱戚夫人生的刘如意,多次想改立太子,却遭群臣反对,尤其是吕后为首的外戚集团抵制。

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亲妹妹,这层关系让他卷入了储位之争。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陈豨叛乱未平,樊哙正以相国身份率军征讨。此时有人进谗言,称樊哙与吕后串通,等刘邦去世后,要杀尽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等人。

病榻上的刘邦对此深信不疑,他认为樊哙手握重兵,又是吕后妹夫,自己驾崩后,很可能成为外戚专权的助力。于是,他向陈平、周勃下达了诛杀樊哙的密令。

陈平极聪明,瞬间便看清其中利害:樊哙是开国元勋,功劳极大;又是吕后妹夫,属外戚势力重要成员;且刘邦病重,随时可能驾崩。这让杀樊哙成了高危之事——若杀了樊哙,刘邦一旦驾崩,吕后掌权后定会报复自己;若抗命不杀,违抗圣旨也是死罪。

周勃是武将,只知服从命令,见陈平犹豫,便催促出发。陈平拉着周勃出来后,低声分析:“樊哙是陛下老兄弟,功劳大,还是吕后妹妹的丈夫。现在陛下在气头上要杀他,万一将来后悔了呢?而且陛下身体不好,若我们杀了樊哙,陛下随后驾崩,吕后姐妹怎会放过我们?”

周勃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忙问怎么办。陈平沉思后说:“不能抗旨,但可变通。到军中后,不立刻杀他,把他绑起来用囚车押回长安,让陛下自己决定。这样,无论陛下后悔还是驾崩,我们都有回旋余地。”

两人日夜兼程赶到樊哙军营,以皇帝使者身份召樊哙接旨。樊哙跪下听宣时,被陈平手下拿下并戴上枷锁。樊哙又惊又怒,质问自己何罪,陈平只说刘邦召他回长安问话,未提诛杀之事。

之后,陈平让周勃接管军队,自己押解樊哙返回长安。途中,刘邦驾崩的消息传来。陈平松了口气,却也感到新的危机:刘邦死了,杀樊哙的命令失效,可吕后掌权,自己押着她妹夫回京,该如何交代?

陈平当机立断,抛下囚车,快马先行回京,想在吕后姐妹怨恨自己前解释清楚。

进入长安城,陈平直奔未央宫,见宫中挂满白幡,文武百官穿丧服,吕后和太子刘盈正跪在刘邦灵前。吕后端详着他,眼神带着审视。

陈平跪倒在刘邦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陛下啊,您让臣去杀樊哙,臣不敢擅自处置功臣,已把他押回长安,想让您亲自发落,没想到您却先走了啊!”这番话看似对刘邦说,实则是讲给吕后听的。

吕后姐妹听后,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陈平在刘邦灵前守了数日,确认吕后对自己无敌意才离开。不久,樊哙被押回长安,吕后下令释放他,恢复其爵位、封邑,还让他官复原职。一场生死危机,在陈平的机智应对下化解了。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含芙看历史

含芙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