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毛主席说:“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这句讽刺意

如梦菲记 2025-08-02 14:17:20

1975年,毛主席说:“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这句讽刺意味十足的话是毛主席在一场批判教条主义的政治局会议上这样说的,幽默感十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5年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说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一愣又忍不住笑出声的话:“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   这句听起来像玩笑的讽刺话,其实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在一次严肃的反对教条主义会议上说出来的,毛主席用这么朴素、生活化的语言,把一个长时间困扰我国思想界的问题点得明明白白,让人印象深刻。   当时,苏联有研究声称鸡蛋里的胆固醇会对人体有害,一时间,国内不少学界、医疗界的人纷纷响应,仿佛这就是科学定论,不容质疑,不少普通人跟风害怕吃鸡蛋,甚至连毛主席自己也因此两年不敢碰鸡蛋。   过了一段时间,苏联又发布新研究,说胆固醇其实没那么严重,可以继续吃鸡蛋,这边又马上改口。   前后不一致的态度,再加上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让毛主席深感荒唐,他不批评谁不讲逻辑、不讲国情,而是用这样一句略带调侃的比喻,把盲从外国、崇洋媚外的弊病讽刺得淋漓尽致。   这不是毛主席第一次借生活琐事批判教条主义,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很多政策、做法几乎是照搬苏联模式,工厂怎么建、课本怎么写、技术怎么教,全是苏联的那一套。   有些人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觉得只要是外国来的,尤其是苏联来的,就一定对,毛主席从骨子里反对这种不加思考的照搬。   他认为国家要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不能事事都拿外国做标准,那次会议上,他把“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这句话说得非常轻松,但实际却像针一样,刺破了当时一些人内心的迷雾。   毛主席的幽默,来源于他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也来源于他一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不是为了逗人笑而讲笑话,而是在用最生活化的方式,把问题讲清楚,让人听得进去、听得明白。   毛主席的这种幽默感,不是为了显得风趣,更不是玩世不恭,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和对群众心理的深刻理解。   他常年和老百姓打交道,了解他们的语言、生活和思维方式,所以即使在讲国家大事时,也不忘用身边的小事来打比方。   他讲打仗策略,就说“十个手指抓跳蚤,抓不着”,得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他批评空谈主义时,就说“共产主义不是堆积木”,简单明了,一听就懂。   1959年他和美国记者安娜·斯特朗聊天时,也说起想去密西西比河游泳,表面是在开玩笑,实际是在表达希望中美打开交往通道。   即使在面对美苏长期封锁和敌对的情势下,他都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表达对和平和对话的愿望,这种态度才是真正的大国气度。   他的这些话,许多都成了流传至今的名言,但若只看文字,可能难以体会当时语境里的分量,1975年他说“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这句话时,正值全国上下思考改革方向,也是各种思潮交锋激烈的时候。   他没有从学术理论入手,而是用一个最寻常的生活例子——鸡蛋,带出了对民族独立思考能力的呼唤,他讲的不是鸡蛋,而是“判断力”;讲的不是笑话,而是“警钟”。   真正的幽默,是智慧的表现,也是心里有底气、有思考的人,面对复杂局势时的一种姿态,毛主席的这些话之所以能打动人,不只是因为有趣,更因为他看得清,说得准,说得透。   这种幽默,是通透,是深刻,是让人听得懂、记得住、愿意反思的智慧表达,正是这种接地气又有分量的方式,让他在严肃政治场合中也能触动人心,在国际外交中也能赢得尊重。   毛主席的幽默,不是简单的笑话,而是锋利的思想工具,是让人记住道理的一种方式。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作家文摘——赠书 | 毛泽东:“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