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哈尔滨发现了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金代古墓,一口棺木中躺着一男一女两具遗骸,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女遗骸脸上竟然盖着一条黄毛巾,而两人竟穿着“脚蹬裤”,专家认为,女子是被殉葬的。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88年5月,哈尔滨阿城区巨源乡城子村的建筑工地上,挖掘机撞开石板后露出了一具紫檀木棺。 棺盖掀开时,所有人大气不敢喘,棺内并卧两具遗骸,男性老者须发尚存,腰佩玉柄短刀;中年女性面部却被一条黄色丝帛严实覆盖,诡异如一道未愈合的伤疤。 更令人心惊的是,两人下肢皆穿着罕见的“脚蹬裤”,裤脚紧裹脚踝,金线织就的云鹤纹在千年后仍刺目生辉。 男性墓主身份很快揭晓:棺盖银牌铭刻“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木牌则书“房一座”。史料印证这正是金朝四朝元老完颜晏,女真名斡论,金太祖堂弟,官至太尉的顶级权贵。 他一生战功彪炳:23岁率军平定乌底改叛乱,以疑兵之计大破敌军;晚年劝谏金世宗“边事未宁,畋游非宜”,尽显肱骨之臣本色。 光是陪葬品就能印证其显赫地位,男性袖口藏赤金锭,腰缠玛瑙金链;女性头戴嵌百颗东珠的花珠冠,项佩金丝缠玛瑙项链。 最惊人的是三十余件金锦服饰,金箔与蚕丝交织的云鹤纹在紫地上翻飞,针脚细密如发。这些被誉为“北方马王堆”的华服,却成了死亡盛宴的寿衣。 当法医触到女性遗骸时,倒吸冷气:颅骨后部塌陷,腹部检出剧毒牵机药残留,手臂骨裂痕纵横,指甲缝里紧攥着半片紫色锦缎。 而完颜晏紫袍的袖口,正缺了同样质地的布料。一切指向一场虐杀,她先被灌毒,未死后遭钝器重击,最终窒息而亡。黄绸“面帛”非但不是尊荣象征,反而是女真贵族镇压横死者怨气的“镇魂布”。 墓中关键线索将女性身份指向靖康之变的牺牲者,宋徽宗之女庆福帝姬赵金姑。她7岁被掳至金国,19岁成金熙宗妾室,熙宗遇弑后辗转成完颜晏侧室。 遗骸年龄与1162年完颜晏死时赵金姑41岁高度吻合,且墓中竹枝、六棱铜杖等器物暗合宋宫旧俗。 但疑点犹存:她未缠足,与宋代贵女习俗相悖;而“脚蹬裤”这种骑马实用的装束,恰是女真贵族标志。考古队长曾抚棺长叹:“这哪是恩爱合葬?分明是活人祭品!” 她的惨死暴露金元殉葬制的黑暗本质,女真旧俗中,妻妾如同财产。丈夫死后,女性或被夫家收继,或殉葬防“财富外流”。 这种制度随蒙元入侵在中原死灰复燃,忽必烈曾强令汉人“小娘根底、阿嫂根底收者”,寡妇若拒收继便终身守寡,否则“断罪,更令应继人收继”。 完颜晏墓百米外两根神秘石柱,正是金代贵族祭祀殉葬者的礼器,沉默伫立如血色制度的墓碑。 今日阿城博物馆内,复原的赵金姑像身着金锦紫袍,面容隐在黄绸后。展柜一角陈列着开封城砖残片与半阙《鹧鸪天》词笺—“离宫寂寞锁重门,汴水东流咽暮云”。 八百年前,她或许在松花江畔望南垂泪;八百年后,她破碎的骸骨终成控诉野蛮礼制的证词。 当游客凝视那方蒙面黄绸,历史突然有了温度。那是一个女子用生命撕开的裂口,让我们窥见文明进程中,权力曾如何碾碎人性。 信息来源: 《中国文物报》:《金代齐国王墓发掘报告》 国家博物馆:《宋金服饰特展·北疆马王堆》 《金史》卷七十三·列传第十一
1988年5月哈尔滨发现了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金代古墓,一口棺木中躺着一男一女两具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7-30 06:39: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