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位画家迎娶了自己的人体模特。在新婚之夜,他不做俗人之举,为一丝不挂的妻子画了一幅人体画,26年后,这幅画卖出了3450万元的高价…… 北京中央美院一间简陋的宿舍里,32岁的杨飞云正在为新婚妻子调整画架的角度。没有婚纱,没有鲜花,这场婚礼简单到只有几个同学见证。新娘佟芃芃静静地站在画布前,薄纱轻覆,目光温柔。 杨飞云拿起画笔,开始勾勒妻子的轮廓。这一夜,他们没有像普通新人那样缠绵,而是在画室里度过了整整八个小时。天亮时,一幅名为《静物前的少女》的油画诞生了。 谁也没想到,这幅新婚夜的人体画会在26年后拍出3450万的天价,更没想到它会因为“伤风败俗”被禁展整整24年。1976年的内蒙古包头,22岁的铁路工人杨飞云在少年宫教美术课。一天,一位母亲领着12岁的女儿走进教室。 当时的杨飞云正为创作苦恼,总觉得自己的画缺少生命力。佟芃芃的出现像是打开了一扇窗。她不仅是学生,更成了他的灵感来源。每次上课,杨飞云都会让她当模特,其他学生画她,他也画她。 “杨老师,我的鼻子画歪了。”佟芃芃拿着素描本,皱着眉头。 杨飞云接过画笔,手把手地教她修改。两个人的手指偶尔碰到,少女的脸会微微发红。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1978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杨飞云决定报考中央美院。临行前,他在佟芃芃的素描本上写下北京的地址:“有空给我写信,告诉我你的进步。” 14岁的佟芃芃点点头,眼里有泪光闪烁。她不知道,这一别就是三年。在北京的日子里,杨飞云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油画技法。他的宿舍墙上贴满了伦勃朗、维米尔的画作复制品。每个月,他都会收到一封来自包头的信。 信里从不谈感情,但字里行间的关切让杨飞云心里暖暖的。他也会回信,聊聊在美院的见闻,推荐一些艺术书籍。两个人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千里的艺术对话。1981年夏天,杨飞云正在画室里创作毕业作品。 门突然被推开,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拎着行李站在门口:“杨老师,我考上北京中医学院了!”是佟芃芃。三年不见,当年的小姑娘已经出落成大姑娘。 两人熟络的很,一次次见面,发展成为了爱情。两人的约会地点很特别。别人去公园看电影,他们去美术馆看画展。杨飞云会在伦勃朗的《夜巡》前给她讲光影的运用,佟芃芃则会从中医的角度分析画中人物的气色。 杨飞云的画技在她的“监督”下突飞猛进,而佟芃芃也从一个青涩的少女,变成了他画布上最美的风景。《小演员》里,她穿着戏服,眼神纯真;《老美院窗外》中,她倚窗而立,若有所思。 这些画作记录了一个女孩的成长,也见证了一份感情的成熟。1985年,杨飞云终于鼓起勇气求婚。没有钻戒,只有一本伦勃朗的画册。新婚夜,当所有宾客散去,杨飞云拉着佟芃芃回到画室:“我想画下此刻的你。” 佟芃芃理解他的心情,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浪漫的表达就是创作。她褪去外衣,披上薄纱,在静物前摆好姿势。烛光摇曳,画笔沙沙作响。八个小时后,《静物前的少女》完成了。画面上的佟芃芃美得不真实,仿佛从文艺复兴的画作中走出。 2012年,禁展24年的《静物前的少女》终于重见天日。在北京保利春拍上,这幅新婚夜的画作拍出了3450万的天价,创下中国写实油画的拍卖纪录。 参考资料: 杨飞云油画欣赏.开放油画网.2013-05-17.
1986年,一位画家迎娶了自己的人体模特。在新婚之夜,他不做俗人之举,为一丝不挂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7-19 16:32: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