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她身为红军连长,却直至英勇牺牲,都未曾知晓自己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已然战死沙场,向巾帼英雄李开英致以崇高的敬意!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她的战友何福祥回忆,李开英临终前反复提到儿子鲜炳文,嘱托如果还能见面,要告诉孩子“革命到底”。然而她并不知道,12岁参军的儿子早在嘉陵江战役中牺牲了。 李开英原名李世英,1903年出生于四川通江县鹦哥嘴一个贫苦农家。按当地习俗裹足,务农为生,丈夫鲜大川染有鸦片瘾。 1932年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边区,在通江建立苏维埃政权。李开英积极参与打土豪分田地运动,还说服丈夫进入戒烟所治疗。 同年秋,李开英带着刚满12岁的儿子一起参军。丈夫戒烟后也加入红军队伍,一家三口都成为革命战士。 在妇女独立营,李开英从普通战士逐步成长为指导员。她参加过反“六路围攻”等重要战役,两次翻越雪山,三次穿越草地。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李开英随西路军渡过黄河继续西征。 在高台、倪家营子等战斗中,西路军弹药短缺,经常使用大刀、石头等冷兵器与敌军搏斗。妇女独立营承担运输弹药、救护伤员等任务。 1937年初,西路军在祁连山区突围时,李开英和30多名女战士不幸被俘。 逃脱过程中,李开英在炒面庄附近遇到当地牧民,对方认出她是红军身份后放狗撕咬。李开英腹部受重伤,肠管外露。 为避免拖累战友,李开英选择服毒自尽。她随身携带的鸦片原本用于止痛,最终成为结束生命的方式。 李开英的丈夫鲜大川也在西征途中战死,儿子鲜炳文此前已在嘉陵江战役中牺牲。这个普通农家,一家三口都献出了生命。 从裹足农妇到红军指导员,李开英的转变反映了那个时代无数普通人的选择。川陕苏区时期,仅通江县就有1.2万名妇女参加红军。 西路军2.18万人中,妇女约占十分之一。她们承担战斗、宣传、医护等多种任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到最后。 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个体,以血肉之躯铺就了历史前进的道路。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是什么支撑着这些普通人做出如此选择?或许正是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让她们能够超越个人得失,为理想而战。 河西走廊的风沙早已平息,但李开英们用生命诠释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她们告诉我们,平凡人同样可以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网友热评: “这才是真正的巾帼英雄!” 看到李开英一家的故事,真的破防了!那个年代的女性,不仅要承受家庭的苦难,还要扛起革命的重担。她带着儿子和丈夫一起参军,最后全家牺牲,这种信仰和勇气,现在的我们真的难以想象。 “12岁参军?现在的孩子12岁还在打游戏……” 李开英的儿子鲜炳文12岁就当通讯员,现在想想,那个年代的孩子真的早熟。战争逼着人成长,但这样的代价太沉重了。 李开英和妇女独立团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女性的坚韧与牺牲。她们不仅是战士,还是母亲、妻子,却为了革命献出了一切。今天的和平,是她们用命换来的。 “如果让你回到1937年,你会像李开英一样,带着全家参军吗?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信源:红色古浪——红西路军女战士悲壮一生(十)——李开英
1937年,她身为红军连长,却直至英勇牺牲,都未曾知晓自己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已然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28 22:44: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