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82岁的毛主席突然说:功德林里的国民党战犯,都放了算了,这些人一个不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24 19:26:52

1975年,82岁的毛主席突然说:功德林里的国民党战犯,都放了算了,这些人一个不杀,人家放下武器25年啦!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5年3月19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迎来了建所以来最特殊的一天。黄维接过特赦通知书时,这位71岁的原国民党第12兵团司令突然泪流满面。 同一天,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四个地点同步宣布,对293名在押战犯实施特赦,无一例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无条件释放。 1975年2月27日,毛主席在审阅公安部提交的战犯名单时,在报告上批示:强迫改造不好,都放了吧。这句话瞬间改变了293个人的命运。 当时全国在押战犯平均年龄超过60岁,关押时间最长的已达26年。公安部向中央汇报时特别提到,其中13人被列为“顽固分子”,包括参与杀害杨虎城将军的军统特务周养浩。 华国锋在政治局会议上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这13名战犯罪行严重,不宜全部释放。但主席态度坚决,他的逻辑很清楚:这些人已无政治威胁,释放他们既体现人道主义,又可能为两岸关系创造机会。 周恩来虽然身患重病,依然亲自过问特赦细节。他明确指示:对特赦人员要不歧视,要给出路。最终确定的待遇标准是每人100元置装费、一套藏青色中山装、50斤全国粮票。 有工作能力的安排适当岗位,年老体弱者提供医疗保障。这个标准在当时已经相当优厚,普通工人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元。 特赦名单确定后,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10名战犯提出申请,希望经香港前往台湾与家人团聚。大陆方面同意了,还为每人准备了200元路费。 然而台湾当局的反应令人意外,这10人在深圳罗湖口岸等待了整整26天,台湾方面始终拒绝接收,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称这是“统战阴谋”。 68岁的原第51军副军长张铁石因绝望在香港自缢身亡,其余9人中,8人返回大陆定居,只有1人留在香港。 大部分获释战犯被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杜聿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专门负责撰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亲历记录。 黄维在狱中曾痴迷研究永动机,还每天抄写《文天祥集》。出狱后他被安排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专门撰写淮海战役回忆录。他在政协会议上坦言:过去只知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才理解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军统特务周养浩后来辗转到美国定居,晚年他承认“感谢共产党给予新生”,但至死没有对杀害杨虎城的罪行公开忏悔。 从1959年到1975年新中国共实施了7批特赦,前6批都有“改恶从善”的前提条件,只有第7批是无条件释放。 主席早在1956年就明确表态:杀了这些人,一不能增加生产,二不能提高科学水平,三不能收复台湾。 更深层的考虑在于国际形势的变化,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3年中日建交,两岸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可能性。释放所有战犯,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新中国的政治自信。 【信源】光明网——1975年特赦与监狱大清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感悟 |新中国成立后特赦战犯始末》

0 阅读:65
棉花糖小仙女

棉花糖小仙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