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济南市民吴呈清夫妇早起,去逛菜市场。在菜摊挑选时,营业员笑着讲:“吴司令,您随便选,我给您打折。”旁边的营业员招呼:“吴老头,买我的。”吴呈清转头就买了旁边摊位的。 1981年,济南七里山小区搬来一位70岁的老红军吴呈清。老人话不多,每天在家练毛笔字,偶尔出门买菜。 邻居们发现,这位老人有个习惯:喜欢站在小区门口的象棋摊旁边看棋,但从不下场。有棋友邀请他来两盘,老人总是笑着摆摆手。 那年12月的一个雪天,气温降到零下15度。吴呈清扛着一床新棉被在雪地里走,步子有些不稳。住在同栋楼的小王看见了,赶紧跑过去接过棉被,一直送到老人家门口。 这件事在小区里传开了,大家这才知道,老人买的棉被是给楼下独居的李奶奶送的,李奶奶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冬天被子不够厚。 菜市场里,摊主们渐渐摸清了老人的性格。有个卖菜的小贩想叫他“吴司令”来套近乎,老人听了直接走开。另一个摊主随口喊了声“吴老头,今天的菜新鲜着呢”,老人反而停下脚步,乐呵呵地挑起菜来。 老人后来跟老伴说,他当了几十年兵,但最舒服的还是老百姓这样平常的称呼。 小区里有几个孩子放学后经常找吴爷爷玩,老人会给孩子们讲红军过草地的故事,讲得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牺牲在路上的战友。 老人教孩子们写毛笔字时立了个规矩:每练完几个字,就停下来讲一段长征路上的故事。孩子们最爱听,写字也更认真了。 慢慢地,小区院墙上出现了一些用毛笔写的字,“红军不怕远征难”几个字写得工工整整。 住了几年后,七里山小区悄悄发生了变化。楼栋里自发组成了互助小组,年轻人帮老人买菜取快递,老人们义务看管小区安全。 有邻居回忆,那些年谁家遇到困难,总会在门口发现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几百块钱,署名只有一个“吴”字。问老人,他总说不知道。 2018年12月94岁的吴呈清在家中安详去世,出殡那天,灵车缓缓驶过七里山路,沿街的店铺主动关了门头的招牌灯。 上百位居民自发赶来送老人最后一程,很多人都哭了。菜市场的摊主们停业半天,用新鲜蔬菜扎了个朴素的花圈。 现在的七里山社区服务中心还保存着吴呈清用过的毛笔和砚台,经常有居民来看看,放上一束路边采的野花。 吴呈清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革命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我们,而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句朴实的话,至今还被小区里的老人们念叨着。 信源: 公安部档案局 1981年8月《关于吴法宪保外就医的批复》(公发〔1981〕X号) 包含化名安置、生活补助标准等具体内容
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济南市民吴呈清夫妇早起,去逛菜市场。在菜摊挑选时,营业员笑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25 01:26: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