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年,魏国皇宫内传来急报。文帝曹丕病入膏肓,气息奄奄。临终前,他挣扎着喊出一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7-23 09:02:06

226年,魏国皇宫内传来急报。文帝曹丕病入膏肓,气息奄奄。临终前,他挣扎着喊出一句话:他要见母亲。他要卞太后来见他最后一面。但这位慈母般的皇太后听到消息后,却一口回绝,甚至破口大骂:“猪狗不如!”太监不敢再转达,只能眼睁睁看着曹丕咽气。

说起曹丕,这位魏文帝从小就不简单。出生在公元187年,母亲卞氏出身低微,本是歌伎,后被曹操纳为妾。起初地位不显,但随着曹丕兄长曹昂战死,卞氏母子地位迅速上升。

曹丕聪慧,文采斐然,被曹操视为嫡长子栽培。可聪明人总带点锋芒。少年时期的曹丕性格急躁、心高气傲,和兄弟曹植、曹彰关系微妙。他最忌曹植的才名,更厌曹彰的英勇。他做事狠,竞争中不择手段,连卞太后也多次劝诫他不要太偏激。

时间来到220年,曹操去世。曹丕迅速掌控大局,逼迫汉献帝禅让,自立为帝,国号魏。就任魏文帝,开始掌握天下。表面看,他终于达成大业。但实际上,他的宫廷和家族关系早已暗流涌动,尤其是和卞太后的关系,越发疏离。

卞太后虽然出身卑微,但行事有度,一生辅佐曹操,对曹操旧人旧制十分尊重。她对权力并不贪恋,只在关键时刻出手。可就是这位母亲,对曹丕后来的行径,越来越不满。

曹丕即位后,先杀甄氏,后立郭后;又诛异姓宗亲,甚至连弟弟曹彰也被逼得郁郁而终。卞太后看在眼里,怒在心里。她是生母,却无法阻止儿子的荒唐。母子之间,渐生裂隙。

226年,黄初七年。年初,曹丕巡视许昌途中,突遭异象:宫门倒塌,无端惊雷,地动天摇。群臣大惊,这是不祥之兆。

紧接着,曹丕病倒。初时仅是咳嗽、乏力,很快高热不退,卧床不起。御医束手无策,群臣束手旁观。这位刚称帝六年的魏主,命运突然转向低谷。

宫人照料日夜不停。但细细看去,身边女子,多是旧人。其中几个,更是曹操生前宠妾。有人说,是曹丕特意留下父亲旧爱,不仅为享用,更为彰显胜利感。此事传到卞太后耳中,她震怒。

卞太后忍不住亲自探查。见到那些女子,脸色立即变冷。当年,她忍辱负重侍奉曹操,如今却看着儿子在病榻边与父亲旧爱纠缠。她一句话不说,转身而去。宫人拦都拦不住。

母子之间的情感裂痕,在这病榻前,彻底撕开。

病情加重,曹丕意识时清时昏。每当清醒,他就喃喃念着母亲。他想见卞太后。他知道时日无多,只想最后一面。

太监慌忙传报。宫人低声禀报卞太后:皇帝唤您。

卞太后面无表情。她听完消息,不但没有动容,反而怒火冲天。她冷冷甩出一句:“猪狗不如的东西,他有今天,全是咎由自取。”

她不是情绪失控,她是清楚地在表达最后的审判。一个母亲,对亲生儿子说出这等话,不是恨之入骨,断无可能。

太监不敢回话,只能低头退下。他知道,皇帝听不到母亲的原话,便什么都不说。宫中陷入诡异沉寂。

曹丕继续呼唤,却始终等不到回应。终究,这一生的争强好胜,这一生的残忍无情,都在此刻化为孤独。他终究没能再见卞太后一面。

不久,他闭眼长眠,年仅39岁。

曹丕死讯传出,宫中一片肃穆。群臣准备国丧,拟立太子曹叡继位。可唯独卞太后,拒绝出席葬礼。

她不哭,不悲,不言。整个过程中,她没有任何悼念行为。人们看着这位老太后冷漠如铁,无不心惊。

她知道,曹丕不值得她悲伤。这个儿子杀兄除后,背弃父志,羞辱祖训。她曾苦心规劝,曾极力保护甄氏、曹彰,可曹丕从未听过一句。

权力吞噬人心。她曾经温柔的儿子,如今成了陌路人。

曹叡登基,尊卞太后为皇太后。可她不再过问朝政,也不再接受朝贺。她深居宫中,不理世事。直到去世,始终未再提起曹丕。

历史留下的,是一段母子反目的结局,也是一次皇权对亲情的毁灭。

226年,宫中病榻前,一位帝王在绝望中呼喊母亲,却只换来一句“猪狗不如”。这不是一场寻常的母子决裂,而是一场家国矛盾的浓缩。

权力、欲望、背叛、冷酷,把这段关系撕成碎片。曹丕死了,卞太后活着。但两人之间,再无亲情可言。

史书没能写下那太监的面孔,也没有记录卞太后内心的挣扎。但从那句“不如猪狗”的咆哮中,我们早已听到一个母亲对帝王儿子的彻底失望。

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残酷真相——权力游戏里,最先牺牲的,往往就是人心。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