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说白了,俄乌这仗拖成了烧钱

掘密探索 2025-07-21 16:39:27

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说白了,俄乌这仗拖成了烧钱的大坑,雇佣兵省钱省力,还能帮普京保留主力军,万一北约真的下场了,俄罗斯也有一战之力。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早已不是当初设想的“闪电战”,而是演变成了一场烧钱烧到肉疼的持久战,俄罗斯正规军虽然家底厚实,但面对这场“无底洞”式的消耗,普京政府不得不另辟蹊径,大量使用雇佣兵。   正规军打仗,那真是“花钱如流水”,从士兵的工资、装备损耗到后勤补给,哪一项不是真金白银?更别提战后还要承担抚恤金、家属安置等长期成本,而雇佣兵呢?本质上是“合同工”——给钱干活,干完走人,后续麻烦一概不管。   俄罗斯只需按任务支付佣金,不用操心抚恤、养老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据估算,雇佣兵的成本可能只有正规军的1/3到1/2,这在长期消耗战中,简直是“省钱利器”。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经济本就因制裁承压,正规军大规模动员会进一步挤占民生资源,引发国内不满,雇佣兵的“外包”模式,则巧妙地把战争成本从国家账本转移到了“灰色地带”,既维持了前线火力,又避免了国内反战情绪的爆发。   俄罗斯的真正对手从来不是乌克兰,而是背后的北约,北约虽未直接参战,但通过武器援助、情报支持等方式深度介入,摆明了要“放血”俄罗斯。   普京心里清楚,万一北约真下场,俄罗斯必须留一手,几十万正规军就是“压箱底”的底牌,绝不能轻易耗在乌克兰战场上。 雇佣兵的存在,正好为俄罗斯争取了宝贵的战略缓冲期,他们顶在前线当“消耗品”,吸引乌军火力,为正规军争取训练、重组的时间。   据报道,俄罗斯国防部正在加速培训5000名T-90M坦克操作员和无人机操作手,这些“技术兵种”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在正规军完成重组前,雇佣兵就是“顶缸”的最佳选择。   雇佣兵的另一个优势是“灵活”,正规军调动需层层审批,程序繁琐,而雇佣兵签完合同就能上,哪危险往哪冲。   在巴赫穆特、苏勒达尔等恶仗中,瓦格纳集团的小分队战术屡建奇功,他们徒步渗透、无人机侦察、炮兵精准打击,完美克制了乌军的“远程火力+少量警戒兵”战术,这种“非对称”作战能力,是正规军短期内难以复制的。   雇佣兵还能执行一些“见不得光”的任务,比如打击能源设施、暗杀关键人物等,这些行动若由正规军实施,极易引发国际舆论谴责。   而雇佣兵的“非官方”身份,则为俄罗斯提供了“可否认性”,出了事可以两手一摊:“这不是我们的兵,”这种外交上的灵活性,在持久战中尤为重要。   俄罗斯大量使用雇佣兵,本质上是战争长期化下的无奈选择,省钱、留底牌、灵活作战,这些优势确实帮俄罗斯在消耗战中稳住了阵脚。   但雇佣兵的“双刃剑”属性也不容忽视,他们忠诚度低,曾因利益分配闹出兵变,国际舆论对他们“唯利是图”的标签,也让俄罗斯形象受,更关键的是,雇佣兵无法替代正规军的核心战斗力,信息化作战、大规模装甲突击等,仍需正规军来完成。   长期来看,俄罗斯若想彻底扭转战局,最终还得靠正规军的现代化改革和战略重组,雇佣兵可以当“救火队员”,但绝不能成为战场的主角,毕竟战争的胜负,最终还是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士兵的意志——而后者,是金钱买不来的。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