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左右,但凡杜聿明,宋希濂等去领工资,都会受到刁难,连喘息一下都挨打挨骂,沈醉却主动接下了帮大家领工资的活,他想出一个妙招,每次一进门儿就拿着扫帚打扫厕所,一路通行无阻。 话说那年在北京西黄城根胡同里,沈醉佝着腰将扫帚浸入脏水桶。政协大院青砖地上,积水倒映着他花白的鬓角与身后红卫兵冷厉的目光。 当他推着污水流向会计室时,裤袋里已悄然塞进七份工资袋,这是杜聿明们的活命钱,也是他用满地污秽换来的通行证。 1967年国政协大院此时已成风暴中心,全国政协的文史专员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全顺承王府屋脊的陶兽被砸得粉碎,琉璃瓦残片混在落叶堆里,被踩成扎脚的碎渣。 昔日撰写史料的文史专员们被迫成了清洁工,杜聿明佝偻着挑牛粪,溥仪哆嗦着拧螺丝,连末代皇帝问顺时针朝南还是朝北时,都会招来皮带抽打。 最要命的是每月领工资的日子。红卫兵将专员们的工资硬扣下30%,领钱时还要遭受双手沾满鲜血的辱骂。 宋希濂有次被逼着在碎玻璃上跪了半小时,才领到皱巴巴的工资袋,杜聿明因多喘了口气,被踹得撞在贴满大字报的墙上。 当沈醉看见康泽连手推车都扶不稳却仍被逼运渣石时,他攥紧了扫帚柄,这个曾与戴笠齐名的军统少将,决定接下这烫手差事。 但是沈醉的算盘打得精准,他租住在政协附近,骑自行车五分钟就能到,更妙的是他摸透了红卫兵心理,与其拦个扫地老头,不如让他把厕所刷干净。 每月发薪日清晨,他必提铁皮水桶进院,先扫男厕所,再用竹枝绑的刷子狠蹭窗棂铁纱,扬起的灰尘呛得监工捂鼻退散。 有次他故意打翻脏水桶,看着污水漫过打倒牛鬼蛇神的标语,红卫兵骂咧咧跳脚躲闪时,他已闪进会计室签好七张工资单。 而杜聿明们很快发现玄机,沈醉总把工资袋藏在扫帚竹柄里。 有次竹柄开裂,露出的钞票被污水浸湿半边,宋希濂用熨斗小心烫平,低声叹道,这钱带着茅厕味,可比血味干净。 然而转机出现在1967年中秋前夜。沈醉照例扫到会计室,却见出纳主动递上未打折的工资袋。 只见他强压惊疑走出大院,自行车把上挂的月饼在颠簸中裂开,酥皮里竟滚出银元,那是杜聿明妻妹偷偷塞的谢礼。 然而谜底三日后揭晓,穿旧将校呢的唐生明晃到专员宿舍,烟头往桌上一,“周公拍桌子了!说扣工资是喝兵血! 原来周总理得知扣薪之事,直接下令财政系统补发。溥仪攥着失而复得的42块钱哭出声,这笔钱后来换成急救他的氧气袋,尽管最终没能留住他的命。 但是风暴远未平息,那日沈醉在男厕墙角发现大字报,遣送战犯回原籍改造!只见他连夜提水桶想刷掉,却见字迹早被泼墨覆盖,不知哪位工友暗中出了手。 最凶险时,沈醉再入秦城监狱,牢友王耀武病死牛棚那晚,他正借着铁窗月光搓草绳。 管理员丢来新扫帚时嗤笑,接着扫啊?只见他当真在牢房地面划起圈,扫帚柄底却暗藏溥仪病危时托人递的纸条,望君珍重,以待河清。 1993年沈醉重访政协大院,新栽的玉兰树下已无茅厕痕迹。当管理员递来镀金纪念扫帚时,他摩挲着化纤帚丝苦笑。 当年要有这玩意,何至于蹭满手冻疮?院角监控探头红光闪烁,恍如1967年盯梢他的那些眼睛。 那把竹扫帚,现存政协档案馆玻璃柜中,标签写劳改工具,却无人知它曾庇护七户人家度过严冬。 当参观者嫌恶地绕开展柜时,恰似当年掩鼻退散的红卫兵,历史总在证明,比污垢更难洗刷的,是人心里的成见之痂。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就像你怀疑有人偷了你的东西,除非你找到了,不然他做什么都像是在掩饰。 主要信源:(《人民政协报》)
1967年左右,但凡杜聿明,宋希濂等去领工资,都会受到刁难,连喘息一下都挨打挨骂
紫藤绕风轩
2025-07-11 12:31:50
0
阅读: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