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军少将中村正雄被击中腹部,身受重伤,军医为了取出子弹,只能就地做手术,哪成想突然一发炮弹正中屋顶,屋顶瞬间坍塌中村正雄也就此领了盒饭! 话说在十天前,中村正雄还踌躇满志地站在南宁城头。他率领的第五师团二十一旅团刚攻占这座西南枢纽,剑锋直指四十五公里外的昆仑关。 而这条蜿蜒在喀斯特峰林间的古道,扼守着中国最后一条国际补给线,日军大本营将此役定为终结中国事变的最后一击。 谁能想到他来的时候计划的好好的说是给俺们来上哪么致命一击,结果给自己搭进去了。 本来确实是中村正雄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但是当杜聿明的第五军突然出现在昆仑关时,战局陡转。 这支中国首个机械化部队装备苏制坦克和德式重炮,18日凌晨的突袭中,荣誉第一师猛虎般撕开关口,将守军三木联队逼上绝境。 南宁指挥所的无线电里传来三木的哀鸣,若黄昏前无援军,阵地必失!中村正雄扔下话筒,亲率两个大队扑向昆仑关。 载满士兵的卡车刚出南宁便陷入泥潭。五塘公路早被邱清泉的新二十二师掘成深壑,两侧山崖上机枪喷吐火舌。 日军步兵举着刺刀冲锋,却被坦克履带碾进泥浆。头顶飞过的日军运输机慌不择路,竟将弹药空投到中国军队阵地。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日军运输机知道他们自己还被打的不够惨特地支援物资,好将他们打的在狠一点。 于是中村被迫弃车步行,在12月23日正午,当他挥刀驱赶士兵穿越七塘西北山谷时,一发子弹突然穿透左颊。 当军医草草包扎后,这个满脸绷带的将领继续挥刀前行,殊不知三公里外的山头上,荣誉第一师第三团团长郑庭笈的望远镜正锁定了他。 次日晨光刺破硝烟时,中村站在九塘西侧草地部署冲锋。郑庭笈当即下令重机枪集火,子弹如镰刀般扫过人群。 中村踉跄倒地,腹部炸开的伤口里隐约可见碎裂的肝脏。士兵们将他抬进半塌的教室,军医在烛光下准备手术,当镊子探向深嵌的弹片。 手术刀准备下手的瞬间,荣誉第一师的迫击炮阵地亮起火光。观测员发现教室异常的光亮,炮弹呼啸着撕裂夜空。 屋顶椽木轰然断裂,瓦砾混着沙土瀑布般倾泻,瞬间填满中村敞开的腹腔。军医徒手扒开瓦砾,将浑身沾满泥血的将领转移到民房,在油灯下继续清创。 但是感染在五小时内吞噬了中村,败血性高烧中,他断续嘶喊着冲锋命令,直到25日凌晨呼吸停止。 士兵从他染血的军装里翻出日记,最后写着,我曾在日俄战争以顽强称雄,而今在昆仑关,遭遇了比俄军更顽强的军队。 当中村的灵柩沉入墓穴时,昆仑关战役迎来终章。日军因空投军官未能挽回败局,四千多具尸体铺满山隘。 杜聿明亲手在坟前立碑,题写昆仑关战役阵亡日本第五师团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之墓,这道石碑与漫山遍野的中国将士坟茔,共同凝固了历史的荒诞与沉重。 军国主义的野心中村至死未悟他日记里赞叹的顽强,正是他试图掐灭的民族魂。 昆仑关的炮声惊醒了一个沉睡古国,而那些灌入伤口的沙尘,早已在岁月里凝成青铜既铭,刻侵略者的耻辱,也锻造着守卫者的脊梁。 主要信源:(毙命日寇:中村正雄——抗日战争纪念网)
1939年,日军少将中村正雄腹部中弹,正做手术。当军医切开他的肚皮,突然,一枚炮
【2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