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冯小刚开着300万的豪车,回老家看望瘫痪多年的母亲,已经照顾母亲16年的姐姐问:“你在剧组给我找一份工作吧?”冯小刚拒绝了:“你什么也不会,能干啥?”姐姐听到冯小刚这么说,失望的流眼泪。 冯小刚导演的名字,在电影圈里算是响当当的。 他拍的那些贺岁片,陪着不少人过了一个又一个年。 但他这一路走过来,家里有个人,把自己的大半生都搭进去了,就是他姐姐冯小军。 小时候的冯小刚,性子闷,在胡同里总被别的孩子欺负。冯小军那时候虽然是个姑娘家,却比弟弟硬气,每次都护在他身前,哪怕自己被推搡得摔倒在地,也得把弟弟护得严实。 母亲是个护士,忙起来连轴转,家里的事基本指望不上。冯小军早早地就学着做饭、洗衣服,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弟弟有没有又被欺负,书包里的书本是不是还完整。 那时候冯小军嗓子好,学校里搞文艺活动,她一开口唱歌,台下总能响起一片掌声。 老师说她是块唱歌的料,还帮她联系过文工团,说去试试说不定能成。 可这事儿,随着 1984 年母亲查出胃癌,彻底黄了。 冯小刚那时候刚从部队出来,在建筑公司上班,工资不高,还得跑前跑后给母亲治病。 冯小军二话不说,把文工团的报名表锁进了抽屉,找了个工厂的活儿,白天上班挣钱,晚上就守在医院照顾母亲。 没过两年,母亲又添了脑梗的毛病,直接瘫在了床上,吃喝拉撒全得人伺候。冯小军干脆辞了工作,成了母亲的专职护工。 这一伺候,就是十六年。 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母亲擦身、喂饭,然后洗那些换下来的床单被褥。 母亲有时候不舒服,整夜整夜地哼唧,她就坐在床边,一下下给母亲按摩,直到天亮。胡同里的人都说,冯小军这些年,看着比同龄人老了不少。 她自己舍不得买新衣服,却总想着给冯小刚寄点钱,怕他在外头吃不好。 冯小刚那时候正在影视圈摸爬滚打,从打杂的做起,慢慢跟着王朔他们写剧本,后来开始当导演,日子一点点好起来。 1997 年,《甲方乙方》火了,冯小刚成了知名导演,开上了好车,住上了大房子。 他给家里寄的钱越来越多,电话里也总说让姐姐别太累,但自己回趟家,却总是匆匆忙忙。 2000 年冬天,冯小刚开着车回老家。 院子里堆着过冬的煤,冯小军正蹲在灶台前给母亲煎药,手上裂了好多口子,用胶布缠着。 看到弟弟,冯小军脸上露出点笑,等把药端给母亲喂完,才小声跟冯小刚说,能不能在他剧组找个活儿,哪怕是打扫卫生、整理东西都行,她想出来做点事。 冯小刚听了,沉默了一会儿,说剧组的活儿都得懂行,她这么多年没接触过,去了也做不来,而且圈里人多嘴杂,怕别人说闲话,影响不好。 冯小军没再说什么,转身去厨房洗碗,水龙头开得很大,像是在故意遮住什么声音。 其实冯小刚心里也不好受,他知道姐姐这些年不容易。 但那时候他刚在圈里站稳脚跟,前阵子有个导演因为把亲戚塞进剧组,被骂得厉害,他怕自己也落个同样的名声。 他后来给姐姐寄了更多的钱,可冯小军基本没动,都存了起来。 2001 年,母亲走了。处理完后事,冯小刚在收拾母亲遗物的时候,翻到了一个旧盒子,里面是冯小军当年的歌唱比赛奖状,还有那张没送出去的文工团报名表。 他拿着那些东西,在母亲的房间里坐了很久。 没过多久,冯小刚让姐姐去他剧组管服装道具。 冯小军去的那天,特意换了身干净衣服,在仓库里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戏服,摸了又摸,像是在看什么宝贝。 她做事仔细,演员的戏服破了,她一针一线地缝好,那些道具也被她收拾得整整齐齐,剧组里的人都说,冯姐是个实在人。 后来,有人在一档选秀节目上看到了冯小军,头发已经白了些,穿着件朴素的衣服,唱了一首老歌。 虽然唱得不算特别好,但她站在台上,腰杆挺得笔直。 台下,冯小刚戴着帽子,坐在角落里,有人说看到他眼眶红了。 这让我想起演员张国立,他弟弟当年为了支持他在北京发展,在家照顾生病的父母,一照顾就是十几年。 后来张国立有了名气,把弟弟接到身边,安排在自己的工作室帮忙,兄弟俩互相扶持着。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有人往前闯,就得有人守着家。 冯小军守了十六年,总算有了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怎么说,也是对她这些年付出的一点回报吧。 那么你们对于这件是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当年,冯小刚开着300万的豪车,回老家看望瘫痪多年的母亲,已经照顾母亲16年的姐
苔藓芳草峦
2025-07-10 17:45:15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