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竟然爆出奇葩的言论: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可以接受,但必须比中国低

文山聊武器 2025-07-10 17:33:50

印度总理莫迪竟然爆出奇葩的言论: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可以接受,但必须比中国低 10-20%。 莫迪这话听起来挺狂,但细想其实挺有意思。先说背景,印度这几年一直在全球舞台上刷存在感,尤其是跟美国的关系,那是越走越近。从特朗普时期开始,美国就拿印度当个“伙伴”,想拉着它一块儿对付中国。拜登上台后,这趋势也没变,甚至还更明显了。比如2023年6月,莫迪访美,美国直接给印度开了不少“绿灯”,包括高科技合作和军售协议。这说明啥?印度在美国眼里,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小弟了,而是战略棋盘上的一颗重要棋子。 那为啥莫迪敢说“加多少关税都行”?其实这跟印度的经济现状有关系。印度这几年GDP增长挺猛,2022年还超过英国,成了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制造业也在起飞,尤其是“Make in India”政策,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苹果公司2023年在印度建厂就是个例子,说明印度有潜力分一杯全球供应链的羹。但问题来了,印度的出口能力跟中国比,还是差一大截。中国是全球制造业老大,出口额常年稳坐第一,2022年高达3.6万亿美元,而印度才4500多亿美元,连零头都不到。所以,莫迪这话表面上是“硬气”,实际上可能是想借美国的关税政策,给印度争取点喘息空间。 再说这个“比中国低10-20%”的要求,挺有心机。你想啊,美国要是真对中国加关税,比如30%,那印度只要20%甚至10%就行,这不就等于变相鼓励企业把订单从中国挪到印度吗?莫迪这是瞅准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空子,想让印度捡个便宜。毕竟,现在美国企业为了避险,都在搞“中国+1”战略,印度正好可以插一脚进来。2023年数据也说了,印度对美出口增长了7.5%,这势头不算差。 但这招真能成吗?不好说。印度虽然有野心,可底子薄得很。基础设施一塌糊涂,港口效率低,物流成本高,这些都是硬伤。中国随便一个深圳港,年吞吐量都能顶印度好几个大港。加上印度国内政策翻来覆去,外企有时候都搞不清状况。比如2020年那会儿,印度突然禁了一堆中国App,结果自己企业也没捞着啥好处,反而把市场搞乱了。莫迪想靠关税差赚钱,可以理解,但能不能接得住这泼天的富贵,还得看印度自己行不行。 再者,美国也不是傻子。加关税这事儿,说白了是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2023年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已经超过19%,而且还在加码。印度要是想让美国给它“特殊待遇”,得拿出真本事来。可印度现在能给美国的,除了地缘政治上的配合,好像也没啥硬通货。莫迪这话听着牛气哄哄,但美国会不会买账,还真是个问号。 还有个角度得说,莫迪这话可能是讲给国内听的。印度2024年要大选,莫迪得给选民画个饼。经济牌是最好用的,他这话一出,等于告诉印度老百姓:瞧,我多硬气,连美国都得给我几分薄面。这招在政治上挺管用,能让支持者觉得他是个“强人”。但实际操作起来,国际贸易可不是喊口号就能搞定的。 话说回来,莫迪这想法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中美博弈这几年越来越白热化,印度夹在中间,想当个“渔翁”也不是不行。2023年全球供应链重构已经是大趋势,印度要是能抓住机会,未必不能翻身。可现实是,印度的制造业占比也就15%左右,跟中国的30%多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关税低了,订单是可能多点,但生产能力跟不上,照样白搭。 最后想想,这事儿还有个风险。莫迪要是真跟美国绑太紧,会不会把中国惹毛了?中印关系本来就紧张,2020年边境冲突后,两国贸易虽然没断,但气氛一直怪怪的。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还超过1300亿美元。莫迪这句“比中国低10-20%”,听着像是拿中国当靶子,中国要是一生气,印度日子也不会好过。 总的来说,莫迪这话不简单,既有战略眼光,也有现实算计。印度想在全球贸易里多分块蛋糕,想法挺好,但能不能吃下去,还得看它自己的本事和国际局势的配合。这场戏,才刚开场呢。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