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收监,养大了慢慢杀!1863年,慈禧下令将石达开儿子凌迟处死,可刽子手割了两刀,他就昏厥了,慈禧见状说了这样一句话! 19世纪中叶,清朝已经摇摇欲坠,内忧外患一大堆。就在这乱糟糟的时候,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想推翻清朝,建立一个新政权。这场叛乱规模巨大,差点把清朝掀翻。石达开就是这场运动里最牛的将领之一。 他1831年出生在广西,从小就聪明过人,20岁加入太平军,很快就凭着军事才能成了核心人物。1853年,太平军攻下南京,改名叫天京,石达开被封为“翼王”,地位仅次于洪秀全。他打仗厉害,管人也不赖,比起其他领导人,他更接地气,关心老百姓,所以很得人心。 不过,好景不长。1857年,太平天国内部闹分裂,洪秀全猜忌石达开,搞得他只能带兵跑路。之后六年,他带着部队在南方到处转战,跟清军死磕。虽然他很拼,但内有分歧,外有强敌,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到了1863年,他在四川大渡河被困住了,粮食没了,退路也没了。没办法,他选择投降,希望能保住手下的命。可惜,清军根本不讲情面。 石达开投降后,清军把他押到成都。1863年6月25日,他被判凌迟处死。这可不是普通的死法,凌迟是“千刀万剐”,得慢慢割上千刀,疼得要命,还得让围观的人害怕。清朝用这招,就是要告诉所有人:造反的下场有多惨。石达开被割得血肉模糊,死了以后尸体还被示众,彻底断了太平军的念想。 但清朝还不满足。石达开的家人也被抓了,包括他才五岁的小儿子。按当时法律,叛乱牵连全家,孩子也不放过。这小男孩也被判了凌迟。想想看,一个五岁小孩,能有多大罪?可清朝就是要斩草除根。行刑那天,刽子手下了两刀,孩子就疼得昏过去了。这场面太震撼,围观的人估计都看不下去了。执行的人也愣住了,毕竟谁见过这么小的“犯人”上刑场? 这事儿很快传到了北京。1863年,慈禧刚通过政变上台没多久,跟咸丰皇帝的遗孀一起掌控朝政。她那时候才28岁,但已经展现出超强的控制欲和冷酷手段。听说石达开的儿子昏过去了,她没半点同情,反而说了句让人背脊发凉的话:“先收监,养大了慢慢杀!” 这句话听着简单,可意思太狠了。她不是要立刻杀了孩子,而是打算关起来,等他长大再慢慢收拾。这不是单纯的惩罚,是要把恐惧刻进叛军骨子里,让他们知道,连后代都没好日子过。有人可能会问,她为啥不直接杀?其实,这正是慈禧的高明之处。她想拖时间,用这孩子做个活例子,警告那些还想造反的人。 至于孩子后来咋样,史书没说清楚。有的说关了几年死了,有的说他可能被偷偷放了。不管咋样,这句话传下来了,成了慈禧心狠手辣的证据。 石达开的死和儿子的遭遇,只是太平天国末路的一个缩影。1864年,太平天国彻底被镇压,清朝暂时喘了口气。但这场叛乱杀了上千万人,国力大伤,清朝也没能翻身。慈禧后来掌权几十年,手段越来越硬,可她治下的中国还是慢慢走向了衰落。 石达开的其他孩子运气稍好点。他有个二儿子叫石定基,被抓后没马上杀,后来放了。還有个小儿子叫胡永和,生得晚,家里人改了姓,躲过了追杀。现在广西还有他的后代,算是石达开血脉的延续吧。 这事儿让人感慨。石达开是英雄,可家人却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慈禧那句话,不光是对一个孩子的判决,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态度:为了保住权力,啥都能干得出来。
先收监,养大了慢慢杀!1863年,慈禧下令将石达开儿子凌迟处死,可刽子手割了两刀
小史论过去
2025-07-10 16:35: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