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唱反调,金砖却配合?莫迪在两大组织玩变脸! 按理说,印度作为金砖国家之一,配合会议进程是分内之事。但莫迪在金砖峰会上表现得异常积极,不仅支持联合声明,还主动提出成立金砖“多边担保基金”。 然而,就在两个月前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印度防长辛格却因联合公报未点名克什米尔恐袭事件而拒绝签字。 莫迪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其实,就是印度的实用主义外交策略。在上合组织中,印度试图通过强硬姿态在反恐议题上打压巴基斯坦,但这种做法不仅未能达到目的,反而让印度在上合组织中的形象受损。 而在金砖国家中,印度面临的情况截然不同。金砖国家更注重经济合作,印度可以通过参与金砖机制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就比如,金砖新开发银行已为印度基建注入72亿美元,这对印度的高速公路和电网建设至关重要。 此外,印度还希望通过金砖机制提升自身在全球南方国家中的影响力,为2026年接任金砖轮值主席国做准备。 更重要的是,印度在金砖中的配合也是出于对外部压力的应对。美国对印度的关税威胁和对俄油购买的限制,让印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金砖机制为印度提供了一个摆脱西方束缚的平台,印度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提升自身的经济韧性。 就例如,金砖国家宣布将本币结算比例提升至28%,加速建设“金砖支付系统”,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然而,莫迪的“变脸”行为也暴露了印度外交的两面性。在上合组织中,印度为了维护自身在南亚的利益,不惜与其他成员国发生冲突;而在金砖国家中,印度又为了经济利益而选择妥协。 这种“双重标准”不仅让印度在国际社会中信誉受损,也让其他成员国对印度的信任度降低。 就拿此事来说,印度在上合组织中拒绝签署联合声明,却在金砖峰会上支持类似的条款,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让其他国家对印度的诚意产生了怀疑。 莫迪的“变脸”行为是印度实用主义外交的典型体现。印度试图通过在不同组织中采取不同的策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未能解决印度面临的根本问题,反而让印度在国际社会中陷入了更加孤立的境地。 未来,印度能否在金砖和上合组织中找到平衡,将取决于其能否真正放下私利,以更加开放和合作的态度参与多边机制。否则,莫迪的“变脸术”只会让印度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被动。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顶级阳谋!怕中国反对印度入常,俄罗斯硬拉上巴西,让中国做选择金砖峰会现场出现了
【1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