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0年,英国向澳洲发配囚犯,澳方接到时,船上仅有的226名女囚几乎都挺着大肚子

槿沐 2025-07-10 11:43:24

1790年的澳大利亚杰克逊港,一艘颠簸了10个月的船靠岸,让迎接的人惊掉了下巴——原本226名英国女囚,抵达时竟有120人要么挺着肚子,要么怀里抱着刚出生的婴儿。追问之下才发现,这趟流放之旅早已成了失控的“生育场”。

这事儿得从英国的困境说起。18世纪末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贫民窟,小偷小摸成了常态,监狱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以前往北美送囚犯,可1776年美国独立后这条路断了,英国便盯上了万里之外的澳大利亚。1788年第一批囚犯抵达,殖民地刚搭起架子,就急需女性来“扎根”。

“Lady Juliana”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发的。226名女囚多是偷块面包、拿件衣服就被判流放的穷人,挤在臭烘烘的底舱,每天靠硬面包和脏水续命。船员和士兵手握生杀大权,女囚们为了多口吃的、少顿打骂,不少人被迫与他们发生关系。有船员在回忆录里写,他和女囚莎拉在船上相恋,还生了个儿子;停靠港口时,女囚上甲板透气,又会和岸上水手纠缠,怀孕成了大概率事件。

更讽刺的是,英国政府对这乱象未必不知情。他们巴不得女囚怀孕——殖民地需要人口,这些孩子能让流放地真正变成“永久家园”。所以哪怕船上乱成一锅粥,上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抵达后,总督赶紧安排这些女囚与男囚、移民结婚。伊丽莎白·佩里嫁给男囚后种地养家,成了殖民地的“粮食救星”;11岁就被流放的玛丽·韦德,后来生了11个孩子,去世时后代超过300人,被称为“澳洲之母”。

从1788到1868年,16万英国囚犯被送到澳洲,其中2.4万女囚。她们在这片土地上种地、做生意、生儿育女,硬是把流放地熬成了1901年成立的澳大利亚联邦。谁能想到,这个国家的起点,竟藏着这么多女性的血泪与韧性?

0 阅读:19
槿沐

槿沐

我们一起领略诗人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