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裕仁多次出访欧美国家,但从未到过中国,在欧美,裕仁在多种场合鞠躬下拜,表

全球资讯谈坊 2025-07-10 06:12:07

二战后,裕仁多次出访欧美国家,但从未到过中国,在欧美,裕仁在多种场合鞠躬下拜,表示忏悔,但是直到死去,他都没有踏足中国半步,更没向中国这个最大的受害国表示过忏悔,哪怕仅仅只是口头上的道歉都没有! 裕仁的欧美之旅堪称“道歉外交”的经典案例,1946年,他穿着军装拜访麦克阿瑟,照片里矮他半头的美国将军叼着烟斗,他则缩着脖子、眼神飘忽,这场景被日本右翼吹嘘为“天皇放下神格”,但真相是:裕仁用“我是被军部逼的”这套说辞,成功把自己从战犯名单里摘了出去。 更绝的是他的“鞠躬哲学”,在英国,他对着乔治六世的画像鞠躬;在法国,他对着无名烈士墓鞠躬;在美国,他对着珍珠港纪念碑鞠躬,但所有鞠躬都精准避开了一个关键点:中国。 裕仁对中国的态度,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装瞎”,1937年南京大屠杀时,他是日军最高统帅;1941年偷袭珍珠港时,他亲自批准宣战诏书。 1945年投降时,他的“终战诏书”里连“战败”“投降”都不敢提,只说“为了亿兆子民,朕决定忍受难以忍受之事”,但战后,他宁可去欧洲看埃菲尔铁塔,也不愿去南京看看万人坑。 这种“选择性忏悔”背后,是精明的政治算计,日本右翼势力长期宣扬“中国威胁论”,把裕仁塑造成“被迫参战的可怜天皇”。 如果他去中国道歉,等于承认日本是侵略者,这会戳破右翼的谎言,动摇天皇制的合法性,所以,裕仁的“鞠躬外交”本质是场表演:欧美需要日本当反共桥头堡,日本需要天皇当精神图腾,双方一拍即合,至于中国?谁在乎呢? 对比德国,裕仁的“忏悔”更显虚伪,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用“替死人道歉”的姿态赢得了世界原谅;而裕仁到死都在强调“我是神不是人”,连“人”的勇气都没有。 更讽刺的是,日本至今仍有政客参拜靖国神社,把战犯当英雄供奉,这哪是忏悔?分明是挑衅! 看着裕仁的“欧美忏悔秀”,让人总觉得荒诞,真正的道歉,不需要鞠躬90度,不需要痛哭流涕,只需要一句“我们错了”。 但日本连这都不肯给,反而用“历史修正主义”篡改教科书,用“战后赔偿”拖延耍赖,用“参拜神社”刺激受害者,这哪是反思?分明是耍流氓!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全球资讯谈坊

全球资讯谈坊

在坊中,分享国际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