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让美军绝望的消息,美国现在造不出航母了,美专家:2030年美军只剩9艘航母,中国将拥有5艘。 当年美国为了搞出福特级这艘“未来航母”,可真是费了老鼻子劲,从2005年切割第一块钢板算起,前前后后折腾了12年,中间波折不断,电磁弹射系统,和先进拦阻装置这两大核心技术一直卡脖子。 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直言,福特级首舰的成本超支20多亿美元,关键技术成熟度不足,导致交付后问题不断。 比如电磁弹射系统,设计时目标是每4166次弹射才出现一次故障,结果实测平均每181次就出问题,到2025年最新测试,故障率依然高达1/400次,差距足足有十倍之多。 还有那11部全自动武器升降机,服役时能正常运转的只有两部,船员们只能靠手工搬运炮弹,效率还不如旧式的尼米兹级航母。 再看福特级二号舰肯尼迪号,更是让人头疼,原定于2025年7月交付,结果一拖再拖,最新消息是要推迟到2027年3月。 现在他们电磁弹射系统和先进拦阻装置的技术难题,依旧没解决,材料供应也出了大问题,造船厂2022年订购的关键材料,直到2025年4月都没交付,导致舾装计划全面崩盘。 更荒唐的是,为了修福特号,居然把肯尼迪号上的零部件拆下来救急,活生生把肯尼迪号的建造进度拉了后腿。 说到美国航母,就不得不提到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了,那可是美国唯一能造航母的地方,但现在拆解一艘退役的企业号航母,花了15亿美元,耗时13年还没完成,光核废料处理预算就从7.5亿飙到15亿。 造新航母同样麻烦,焊工平均年龄55岁,技术工人年龄中位数52岁,青年从业者比例不足5%,十年后可能面临人才断层。 工业设备严重老化,75%的精密部件依赖单一来源,全美能生产航母特种钢材的企业仅存2家,产能不足巅峰期三成,这样的造船厂,效率能高才怪。 反观咱中国的福建舰海试,那可真是争气。 2022年6月下水,到2025年6月已经完成了八次海试,最近一次海试仅用6天就完成了动力、电力、电磁弹射和舰载机适配等关键测试,效率远超美国。 舰载机方面,歼-15T、歼-35、空警-600等一应俱全,预警范围覆盖数百公里,作战半径从800公里扩展到1200公里。 除了即将登场的福建舰,中国的004型核动力航母更是让人期待,根据最新消息,004型已经开工,采用核动力和电磁弹射技术,满载排水量超10万吨,配备四条电磁弹射轨道和双波段雷达系统,能搭载85架各型飞机。 更绝的是,004型可能采用钍基熔盐气冷堆,安全性高、体积小,更换燃料方便,而且中国钍矿资源丰富,不怕被卡脖子。 再回头看看美国的30年造船计划,2016年美国提出要打造355艘舰艇的舰队,后来又调整为381艘,但现实很骨感。 2025财年美国海军计划采购6艘有人作战舰艇,同时退役19艘,舰队规模不增反减。 更要命的是,造船成本飙升,下一代驱逐舰DDG(X)单价可能高达44亿美元,远超海军预估的33亿,核潜艇建造也延迟,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交付时间延长至2029年9月,而且还可能继续拖后腿。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的报告直言,美国造船业面临资金、人力和产能三重困境,要实现381艘目标,每年至少需要投入401亿美元,而现实资金缺口巨大。 材料难题更是美国的心病,去工业化导致供应链崩坏,航母75%的精密部件依赖单一来源,特种钢材产能不足,工业设备老化,连建造航母的龙门吊,都是中国振华重工的。 在这样彼竭我盈的势头下,未来中美航母实力差距会怎么变? 从数量上看,美国现在有11艘航母,但尼米兹级多艘已超龄服役,肯尼迪号交付又推迟,到2030年真可能只剩9艘。 中国则是“小步快跑”,福建舰即将服役,004型和005型核动力航母,也在紧锣密鼓建造中,2030年拥有5艘航母完全可期。 从技术方面看,中国在电磁弹射、舰载机、无人机等领域已实现局部超越,004型更是直接对标福特级,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 更重要的是,中国造船业产业链完整,技术工人充足,而美国造船业却在萎缩,人才断层、设备老化、供应链断裂,未来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航母数量还是占优,全球部署经验丰富,这话没错,但在远程导弹快速发展的时代,航母生存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中国的鹰击21导弹能精准命中130亿美元的福特号,而美国在东亚近海缺乏地利,航母优势大打折扣。 更不用说,中国航母发展策略稳健,从滑跃到弹射,再到核动力,一步一个脚印,而美国却在福特级上栽了大跟头,技术冒进导致成本失控、进度滞后。 美国曾经的“航母霸权”正在褪色,而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在深蓝海域书写新的篇章。 这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咱们老百姓就等着看,中国海军如何用实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压舱定锚。
1个让美军绝望的消息,美国现在造不出航母了,美专家:2030年美军只剩9艘航母,
柳淮蕊
2025-07-09 16:30:5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