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8月,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带着大军南下,猛攻蜀汉。才过了几个月,蜀汉就

正平看历史 2025-07-09 16:22:49

公元263年8月,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带着大军南下,猛攻蜀汉。才过了几个月,蜀汉就撑不住了。刘禅走投无路,只能投降。 今天不说这个结果,单说其背后的那些原因。为啥蜀汉有卧龙凤雏,还有五虎上将,最后还是没能保住自己? 先得看看蜀汉的家底,263年蜀汉灭亡时,全国算下来只有94万人。再看曹魏,有443万;东吴,230万。这人口的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 从楚汉相争到三国鼎立,打仗这事,人口多少从来是关键。有了人,才能有粮草,有兵源。当然,人多不一定赢。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仗多了去,赤壁之战、官渡之战都是例子。 可要是仗打大了,拖久了,人口多、家底厚的就占优势了。就说钟会、邓艾打蜀汉那次,带了十八万兵,差不多是蜀汉全军的两倍。蜀汉碰上这么大的架势,根本扛不住。 人才也是个大问题,刘备手下是有诸葛亮、庞统这样的谋士,还有五虎上将这样的猛将。可这些人,差不多就是蜀汉的全部家当了。 曹魏那边不一样,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个个能打。还有李典、许褚、典韦、庞德这些人,各有各的本事。谋士里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定乾坤。 蜀汉老一辈的人才慢慢没了,后面能顶上的没几个。时间一长,这点优势就磨没了。 内部不团结更是要命,刘备重用从荆州带来的人,却打压益州本地的士族,这就把地方上的矛盾给挑起来了。本来人就少,内部再闹别扭,更没法好好干事。 邓艾大军快到成都时,好多益州本地人直接就降了。再加上姜维十一次北伐,把家底都快耗光了。蜀汉手里的资源本来就少,这么折腾下来,更是捉襟见肘。 从大局看,蜀汉地方偏,内部又不一条心,再加上常年打仗耗资源,想稳住太难了。曹魏那边资源分配合理,人也调度得好,优势越来越大。诸葛亮再能算,五虎上将再能打,也架不住历史的大流往前推。 还有个绕不开的,就是天下大势。老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秦始皇统一到东汉末年,四百多年里,大一统的想法早就在人心里扎了根。 曹操本来有机会统一天下,可惜赤壁之战输了,把机会弄丢了。这么一来,三分天下成了必然。可蜀汉是三个里最弱的,能撑那么多年,已经不容易了。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到233年就停下了,他自己也死在了五丈原。庞统死得更早,214年跟着刘备打雒县时就牺牲了。赵云、马超在222年前后也走了。关羽、黄忠更早在220年前就没了。 刘备去世的时候,当年跟着他的老臣老将,差不多都不在了,就剩诸葛亮一个人硬撑。等诸葛亮也走了,蜀汉最后一道屏障也塌了。 时代的车轮往前滚,谁也挡不住。蜀汉本来就弱,人才一个个没了,内部又闹矛盾,这些都在加速它的灭亡。不管是战死的还是病死的,好多事都由不得人。 诸葛亮北伐,刘备东征,就算赢了几次,也改不了大方向。 所以说,蜀汉灭亡是诸多原因凑到一起的结果。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钟会、邓艾大军一到,蜀汉实在打不动了,天下就这么丢了。 手里有卧龙凤雏,有五虎上将,还是没能逃过灭亡的命。历史三国中蜀汉为何先亡你认为蜀汉的灭亡有哪些原因?蜀汉人物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1
2025-07-11 08:16

蜀汉将士,在刘备在位最盛时期(未失荆州时)大约有16万到20万之间。到蜀汉灭亡,仍然有在籍将士102000人。 蜀汉的对外战争多向曹魏发动,前期最著名是诸葛亮北伐与后期最著名姜维北伐。 然而姜维的北伐却间接导致蜀汉压力加剧,国力日渐下滑,人心厌战,以致蜀汉重要据点缺乏士兵固守。 蜀汉内部政局较东吴和曹魏平和,除了夷陵之战和诸葛亮南征之外,鲜有内乱或向东吴方面发起攻击。

正平看历史

正平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