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罚!”2024年,江苏无锡,一男子在某海鲜餐厅点了只帝王蟹,为了防止被调包,男子特地在制作之前拍了照片。然而让男子没想到的是,等帝王蟹端上桌后,他发现这只帝王蟹并非自己刚才点的那只。可当男子向商家讨说法时,商家却以烹饪损耗为由推脱。男子见商家嘴硬,于是直接将商家告上了法院,要求其退还餐费并作出3倍赔偿。 信源:荔枝新闻 2024年9月李先生在朋友圈刷到了一家知名海鲜餐厅发布的优惠活动广告——“限时优惠,鲜活帝王蟹任您挑选,品质保障,放心品尝!” 这条广告图文并茂,帝王蟹活灵活现,个头大且壳色鲜亮,令李先生心生向往。 作为一名海鲜爱好者,尤其对帝王蟹情有独钟,李先生二话不说,约了几位好友,便兴冲冲地驱车前往这家餐厅。 一进店,迎面而来的是阵阵海水的清新气息,和玻璃水族箱中跳跃的各种鲜活海鲜,尤其是几只硕大的帝王蟹,格外引人注目。 李先生亲自挑选了一只体型肥硕、蟹壳色泽鲜艳的帝王蟹,还特意用手机拍了多张照片,打算留下这段珍贵的“选蟹”回忆。 他心里暗自满意,这回一定要好好享受一顿美味的帝王蟹盛宴。 服务员将蟹放入专门装有冰水的容器中,稳稳地端进了后厨。 李先生和朋友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的晚霞映照在桌上,空气中弥漫着海鲜的咸鲜气息,让人食欲大开。大家兴奋地聊着天,期待着美味佳肴的到来。 大约半小时后,服务员端着一盘色彩鲜艳、摆盘精美的帝王蟹缓步而来,蟹壳的颜色虽然暗淡了一些,但依旧闪烁着湿润的光泽。 李先生的眼睛立刻聚焦在这只蟹身上,想要找到刚才选中那只帝王蟹的独特特征,然而,他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他拿出手机,仔细地将上桌的帝王蟹与自己当时拍摄的照片对比起来。细节上的差异让他感到异常不安。 照片中的帝王蟹蟹壳上有几道鲜明的斑纹,排列规则且颜色分明,宛如大自然精心描绘的图案,但摆上桌的这只蟹壳则显得斑纹模糊,甚至有些缺失,色彩也黯淡了许多,失去了往日的光鲜。 更让李先生心生疑虑的是蟹脚部分。照片中的蟹脚粗壮完整,钳子上还保留着几处明显的破损痕迹,像是经历过激烈的海底搏斗的印记。 而眼前这只帝王蟹的蟹脚断裂位置完全不同,有几只蟹脚明显短了,钳子上的裂纹也不复存在,显得整齐但生硬。 更重要的是,蟹身散发出一股令人不适的腥味,那味道带着一丝腐败的气息,让李先生下意识地皱起了鼻子。 李先生轻声对朋友们说:“这不对劲,感觉这蟹已经死了很久了,根本不像我刚才挑的那只鲜活的。” 朋友们也纷纷侧目,表情开始凝重起来。 李先生当即叫来服务员,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和不满:“你们给我上的是哪只蟹?这和我刚才拍的完全不一样,蟹壳上的斑纹都变了,蟹脚也不对劲,而且闻起来有异味,是死蟹吗?” 服务员面露难色,解释道:“先生,帝王蟹在后厨处理时难免会有些外观变化,清洗和拆解过程中,蟹脚可能断裂,颜色也会受水蒸气影响稍微暗淡些,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但李先生听后更加坚决:“我吃了这么多年帝王蟹,知道什么是活蟹,什么是死蟹。这明显是掉包了,我不接受这个理由。” 于是他当场提出,要么由商家重新挑选一只新鲜帝王蟹给他,要么赔偿三倍餐费。商家则坚持不退换也不同意赔偿。双方僵持不下,气氛逐渐紧张。 李先生觉得自己被欺骗,随后报警。警察接报赶到现场,调解双方无果后,建议李先生支付螃蟹费用,待事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李先生不愿放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退还用餐费用并给予三倍赔偿。 庭审中,法官调取了李先生挑选帝王蟹和上桌帝王蟹的照片,仔细对比了蟹壳上的纹路、蟹钳形态及破损位置,发现两组照片中存在明显的不同特征点,说明存在替换或调换的事实。 法官又询问商家管理流程,商家坦言虽然有单号流转制度,但没有具体落实每一步的监控措施,无法完全排除在厨房环节出现混乱或调换的可能。 因此,法院认定商家未尽到食品安全保障义务,存在欺诈行为。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依法判令商家退还李先生的餐费,并给予三倍赔偿。
“必须罚!”2024年,江苏无锡,一男子在某海鲜餐厅点了只帝王蟹,为了防止被调包
牧童的娱论
2025-07-09 15:13: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