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陶虹花光100w积蓄在北京4环买了一套房,但父亲住院时还给她凑钱买房

牧童的娱论 2025-07-09 11:13:22

1999年,陶虹花光100w积蓄在北京4环买了一套房,但父亲住院时还给她凑钱买房,记者问她:“为什么你只顾着享受?”陶虹说:“关你什么事?6000一平现在不买,什么时候买?” 那时候的陶虹,还不是观众口中的“气质女神”,只是一个初出茅庐、从体校退役的前游泳运动员。 她因为长相太出众,身材过于惹眼,导致教练频频为难,觉得她“不是训练的料”,说她“心思都没放在比赛上”。 年纪轻轻的她就离开了泳池,告别了曾经奋斗的赛道。退役后,面对生活的重压,陶虹选择了一条陌生又艰难的路——演戏。 她并非科班出身,接的角色也都是跑龙套、小配角,一部戏拿几千块,顶天也不过一两万。北京的演艺圈竞争激烈,租一间破旧的地下室都要好几百块。 最窘迫的时候,她一个月的伙食费不足500块,经常靠一包泡面熬两天。 夜晚收工回来,她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黑乎乎的小屋,屋里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和一只陪伴她的流浪猫。她抱着猫,一遍一遍问自己:“我到底为了什么,撑到今天?” 这一切在她接拍《春光灿烂猪八戒》时似乎开始有了一些转机。那部戏中,她饰演的“小龙女”灵动可人,而徐峥饰演的猪八戒呆萌憨厚,两人从对手戏发展成了现实中的恋人。 陶虹眼中有了光,心里也有了依靠。但现实依旧残酷,演戏的钱远不能让她过上“安稳”的生活。 最让她揪心的是父母的病情。那时,她父亲被确诊为重病,需长时间住院治疗。陶虹人在北京,而父母还在江苏老家。 她白天拍戏,晚上偷偷躲在出租屋里掉泪:工作越来越忙,时间越来越少,她想照顾父母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她做了一个决定——在北京买套房。 “就算再小、再破,至少是我的家。以后爸妈来北京,我也能让他们住得安心。”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当场就反对了:“你现在连自己都养不活,买什么房?父亲还躺在医院,你哪有这心思?” 可陶虹执意要买。她明白,租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有个稳定的落脚点,才是她安心工作的基础。 几番劝说未果,父亲在病床上把母亲赶出病房后,悄悄拿出一个存折,里面有10万元。 “这是家里全部的积蓄。”父亲脸色苍白,“你拿去吧,去买个房子,别让人小瞧你。” 陶虹捧着钱,眼泪止不住地流。她知道父亲从来节俭,这笔钱是多少年辛辛苦苦攒下的,她不敢多问来源,只知道父亲的爱从来不是挂在嘴上,而是用行动在护她一生。 她看中的是一套位于北京三环的小两居,靠近协和医院。房子总价100多万,在当时虽然不算便宜,但她咬咬牙,加上自己几年存下的积蓄,还有父亲给的10万,凑够了首付。 房子买下的第二天,有记者在采访时讽刺她:“你的父亲还在医院里躺着,你却拿着他们的血汗钱,跑去买房,一个人住着大房子,你不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吗?” 陶虹当场怒怼:“我买房,怎么住,花谁的钱,跟你有半毛钱关系吗?我也不需要跟你交代。” 记者一时间哑口无言。可舆论还是来了,不少人在网上骂她:“不孝顺”、“没良心”、“只顾自己享受”。 直到她上节目,淡淡地说出:“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 她停顿了一下,眼眶泛红:“但他们年纪大了,病了,不能指望别人照顾,除了我,没人能依靠他们。我买房是为了能离医院近一点,我怕有一天接到电话,来不及赶回去。” 观众沉默了。原来,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个更安心照顾父母的“根据地”。 后来,她的父亲确实来北京养病,就住在那套房子里。陶虹每天拍戏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厨房煲汤、熬药。 父亲从刚开始不适应城市生活,到后来慢慢露出笑容,说:“这北京的冬天也没那么冷啊。”

0 阅读:261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