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感到非常的意外!在美国推出“大而美”法案之后,美媒表示,中国竟然一个字都没有

墨海深处寻宝 2025-07-08 18:34:14

美媒感到非常的意外!在美国推出“大而美”法案之后,美媒表示,中国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对美国进行批评。7月7日,纽约时报刊文表示,特朗普的这项措施将导致美国国债在未来十年内增加至少3.4万亿美元,现在的美国无疑就像一个信用卡透资的孩子。而这样的债务扩张会增加美债风险,但中国对此却保持沉默。 其实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保持沉默可能有两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中国可能不想因为批评美国而激怒特朗普,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刚休兵的敏感时期。 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中方随即进行了反制,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等措施。 经过多轮交锋,双方在5月达成了阶段性休兵,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并调整关税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若此时公开批评美国的新法案,可能会被视为挑衅,导致贸易战再次升级,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毕竟,中美贸易战期间,双方都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达1.21万亿美元,比2017年开打前上升了50%,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也从3233.3亿美元升至3610亿美元。 休兵来之不易,维持这种脆弱的平衡对中国来说更为重要。 另一方面,中国可能认为该法案非但不会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反而会把美国推向财政悬崖。 法案的核心是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支出,虽然特朗普声称这将刺激经济,但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分析指出,法案逐步取消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税收抵免,可能导致2027 年前后核心通胀快速增长,美联储可能不得不再次加息,抵消短期经济刺激效果。 此外,法案对底层民众的打击巨大,预计将导致1200万人失去医疗补助,1700万人失去医疗保险,最贫困家庭的收入可能减少近4%,而最富裕家庭的收入将增加2%以上,这种“劫贫济富”的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国内消费能力下降,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 同时,法案预计将使美国财政赤字率飙升至GDP的125%,利息支出到2034年将增至2.2万亿美元,占到美国GDP的5.3%,这将加剧市场对美国偿债能力的怀疑,导致借款成本上升,削弱美元信用。 而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近年来一直在调整外汇储备结构。2024年12月,中国减持了96亿美元美债,持仓规模降至7590亿美元,且总体呈减持趋势,这表明中国正在逐步减少对美债的依赖,降低自身风险。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截至2025年5月,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不断巩固,与非洲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也在增加。 如果美国债务问题持续恶化,美元地位受到冲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会进一步加快,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机遇。 此外,中国在应对美债风险方面也有自己的策略。例如,中国央行副行长邹澜曾表示,单一市场、单一资产变动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总体有限,中国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同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构建多元化的国际经济体系,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例如,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速达66%。 总的来说,中国保持沉默既有避免激化矛盾的现实考量,也有从长远战略出发的深谋远虑。美国的“大而美”法案看似雄心勃勃,实则可能加剧其财政风险,削弱其经济竞争力。 中国在静观其变的同时,正通过调整外汇储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为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格局变化做好准备。这种策略既体现了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审慎态度,也反映了其对自身经济实力和发展路径的信心。

0 阅读:2
墨海深处寻宝

墨海深处寻宝

墨海深处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