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够了,动手了。”这一次,中国没再留情。7月1日那一刻,30国的日子变了,欧盟

漫聊小知识 2025-07-04 17:25:22

“说够了,动手了。”这一次,中国没再留情。7月1日那一刻,30国的日子变了,欧盟的“求情信”也成了废纸一张。 中国这一次真的动真格了,7月1日零点钟声刚过,30个国家的不锈钢企业突然发现,自家产品出口到中国的成本像坐了火箭一样飙升。欧盟紧急递来的“求情信”,也像废纸一样被搁置在一边,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事儿得从五年前说起,2019年中国就发现,从欧盟、日本、韩国这些地方进口的不锈钢钢坯和热轧板卷,价格低得离谱,每吨比国际市场价便宜好几百美元。 当时商务部一查,这些国家的企业为了抢占中国市场,故意压低价格倾销,把国内山西太钢、山东鑫海这些厂子逼得快没活路了。 那时候中国就开始对这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的韩国企业得交103.1%的税,相当于卖一吨钢材得额外交一倍多的钱。 本来这税只收五年,到2024年7月就该到期。可去年商务部又派人仔细调查了一遍,发现这些国家的企业根本没改。 韩国浦项制铁虽然签了价格承诺,保证不低价卖,但其他韩国公司还在偷偷降价。 欧盟那边更绝,27个国家联合起来,通过政府补贴让企业维持低价出口。 最过分的是印尼,一边跟中国谈合作,一边把不锈钢产能扩大了三倍,专门用来低价倾销。 这一来国内企业可遭了殃,2023年中国不锈钢产量已经占全球63%,可进口量还在涨,尤其是欧盟的热轧板卷,价格比国产的便宜18%。这怎么竞争?没办法,国内几家大厂联合起来写了几万字的报告,列举了178个倾销案例,递到商务部要求继续加税。 2025年6月30日,商务部正式宣布,对30个国家的不锈钢产品再征五年反倾销税。欧盟和英国统一43%,韩国除了浦项制铁其他企业103.1%,印尼20.2%。 这一下,30国的出口商全慌了。德国蒂森克虏伯的销售总监说,他们出口到中国的热轧板卷每吨成本一下子增加了420美元,相当于一辆小轿车的价格。 韩国东部制钢的财务报表显示,光是7月份的订单量就暴跌了67%,不得不把釜山工厂的产能砍掉一半。 欧盟那边急得团团转,6月28日还专门给中国写了封求情信,说加税会影响中欧经贸关系。 可他们忘了,2024年WTO刚判中国在不锈钢反倾销案中胜诉,澳大利亚都乖乖取消了关税。 最惨的是印尼广青镍业,他们本来以为跟中国有合作就能例外,结果照样被加税20.2%。他们在苏拉威西岛建的不锈钢厂,原本80%的产品都卖给中国,现在每吨成本增加了280美元,只能低价转卖给越南,一吨亏300多块。 中国这次就是要让他们知道,遵守规则才有得谈。再说了,国内不锈钢产能已经到5000万吨,利用率才70%,再让外国货低价冲进来,山西、山东那些钢厂的几万工人饭碗可就保不住了。 有人可能会说,加税会不会影响国内下游企业?其实商务部早就想到了,这次加税专门把税则号72223000的产品排除在外,这些都是国内还不能生产的高端不锈钢。像宝钢德盛生产的食品级不锈钢,每吨能卖到1.2万元,根本不愁卖。 反倒是那些依赖进口低端钢材的企业,现在不得不改用国产货,倒逼他们升级技术。江苏一家厨具厂老板说,以前用进口钢材成本低,但质量不稳定,现在改用太钢的材料,虽然每吨贵了500元,但产品合格率从85%提到了98%,出口到欧洲的订单反而多了。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在继续,欧盟已经在酝酿反制措施,准备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稀土出口管制、锂电池反倾销调查,手里有的是牌。说到底,国际贸易就像一场拔河比赛,谁的肌肉更结实,谁就能把绳子拉过来。中国这次亮出的肌肉,不只是关税大棒,更是国内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那些想靠低价倾销占便宜的国家,这次算是领教了:中国的市场,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0 阅读:180

猜你喜欢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