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这张牌,中国到底打不打?最近欧盟急得跳脚,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

菲菲谈国际 2025-07-01 15:24:35

稀土这张牌,中国到底打不打?最近欧盟急得跳脚,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近段时间,欧盟因为稀土供应问题变得异常紧张。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 G7 峰会期间,说中国 “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还劝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把精力放在和欧盟一起对付中国上。

欧盟工业事务专员塞乔纳也坐不住了,呼吁欧盟国家建立联合稀土储备,防止供应链中断和所谓的 “经济勒索”,甚至威胁要对中国 “以牙还牙”。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最近跑来向中方 “卖惨”,声称磁铁短缺对欧洲企业造成了 “非常严重” 的影响,请求中方理解欧洲企业的 “恐惧”。就在欧盟焦头烂额之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却带来了好消息。

他透露,中国已向塞尔维亚承诺加快电动汽车生产关键矿物的出口,这将使在塞尔维亚设厂的欧洲车企斯特兰蒂斯受益。

武契奇展示了中方的回信,中方明确表示,任何出口限制都不是 “针对塞尔维亚这样的友好国家”,并要求相关机构与塞方保持密切沟通,加快完成出口许可程序。

为啥武契奇能拿到这样的 “通行证”?这背后是中塞两国十年如一日的 “铁杆友谊”,中国在塞尔维亚承建的 “多瑙走廊” 快速路刚刚通车,武契奇称之为 “梦想的实现” 和 “未来之路”。

当西方炒作 “中国威胁” 时,塞尔维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视中国为 “最宝贵的朋友”。这种政治互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通道,斯特兰蒂斯选择塞尔维亚设厂,如今意外获得了 “稀土绿色通道”。

商务部多次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中国并非全面封锁稀土出口,而是依法依规进行审查,充分考虑各国在民用领域的合理需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方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审批工作,愿与相关国家沟通对话,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面对欧盟的威胁和焦虑,中国的做法也展现了大国担当。一方面,中国加快了对欧盟出口申请的审查,从之前的 25% 获批率提升至 60%,避免了欧洲供应商的大范围生产中断。另一方面,中国对友好国家如塞尔维亚给予了特殊照顾,这并非 “网开一面”,而是基于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

正如中方所说,出口限制不针对友好国家,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出口的稀土也只能用于塞尔维亚境内,不能转移到其他地方。

虽然欧盟呼吁建立联合稀土储备,但专家分析指出,欧盟本土稀土储量并不丰富,即便建立储备,其占比也难以对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欧盟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标准较高,培育本土稀土产业将面临巨额成本和时间投入,短期内难以见效。中国拥有全球 69% 的稀土开采和近 90% 的加工能力,技术壁垒和产业链优势明显,这是其他国家难以在短期内超越的。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加大了对稀土项目的投入,比如美国进出口银行向澳大利亚稀土项目提供 1.9 亿美元资助,澳大利亚的 Lynas 公司也在推进稀土冶炼项目。

但这些项目的规模和技术仍无法与中国相比,短期内难以改变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格局。对中国来说,稀土既是战略资源,也是外交筹码。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克制和理性,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战略定力。

通过奖励友好国家、与国际社会沟通对话,中国既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利益,又促进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而欧盟若想摆脱稀土困境,或许应该摒弃意识形态偏见,以务实的态度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而不是陷入无端的战略焦虑与错误决策之中。

这场稀土博弈,不仅是资源的竞争,更是智慧的较量。中国手中的稀土牌,既不是随意挥舞的大棒,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如何打好这张牌,考验着各方的战略眼光和外交智慧。而最终的赢家,一定是那些能够在合作与竞争中找到平衡的国家。

0 阅读:58
菲菲谈国际

菲菲谈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