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大的“功绩”,可能就是把俄罗斯从一个帝国打成了一个国家,把自己从一个国家

漫聊小知识 2025-07-04 12:25:11

乌克兰最大的“功绩”,可能就是把俄罗斯从一个帝国打成了一个国家,把自己从一个国家打成了一个部落。伊以冲突,最着急的就是泽连斯基,因为欧洲如果不看他们的戏,他们就不会给他们钱。 为什么这么说呢?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俄罗斯原本是横跨欧亚的大国,苏联解体后虽然实力不如从前,但依然保留着庞大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影响力,可这一场战争下来,俄罗斯的经济被西方制裁拖得步履维艰。 2022年俄罗斯GDP缩水2.1%,到2025年,因战争和制裁损失了约1.3万亿美元,能源出口折扣扩大至35%,不得不加速向亚洲市场倾斜,这种“低价换销量”的策略严重透支了能源定价权。 军事上,俄军伤亡人数接近100万,其中约25万士兵死亡,装备方面损失了超过1万辆坦克、2.2万辆装甲车和近3万门火炮,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也被击沉。 在国际上,俄罗斯更是陷入孤立,2022年“布恰事件”后,西方多国驱逐俄罗斯外交官,俄外长拉夫罗夫在2023年联合国大会上自嘲“因被孤立感到痛苦”。 曾经的盟友印度也开始削减俄油进口,转向伊拉克与沙特原油,这些都说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大不如前,从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帝国,逐渐被削弱成一个面临诸多困境的国家。 乌克兰原本是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可战争让它面目全非,2022年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失去20%领土的控制权,城市和地面基础设施被毁,重建和恢复预计耗资数千亿美元。 人口方面,从战前的4300万锐减至2025年的3400万,人口流失包括战争死亡、出生率暴跌及难民外逃,社会代际断层问题凸显,劳动力严重短缺。 经济上,战争导致基础设施损毁、经济停滞、产业链断裂,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7749亿美元,债务规模激增至1200亿美元,财政部长坦言未来30年内难以偿还。 曾经的国家架构和经济体系濒临崩溃,乌克兰从一个完整的国家逐渐沦为内部分裂、依赖外部援助的“部落”状态。 伊以冲突爆发后,欧洲的注意力开始分散,这让泽连斯基急得团团转。 因为欧洲一直是乌克兰的重要支持者,截至2025年4月,欧盟对乌克兰的总财政援助金额已攀升至196亿欧元。 但伊以冲突发生后,欧洲各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分歧加剧,部分国家开始调整对乌克兰的援助策略。 2025年6月的北约峰会,乌克兰议题明显降温,不仅会期缩短,宣言文本内容也更加简略,泽连斯基虽受邀出席晚宴,却未参与峰会主要讨论环节。 欧洲各国在美国政府孤立主义倾向日益明显、本国财政资源日益窘迫的背景下,要大幅提升对乌援助面临诸多困难,泽连斯基知道,一旦欧洲减少关注和资金支持,乌克兰的战争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争取更多援助,泽连斯基在伊以冲突后频繁出访,2025年6月访问英国时,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晤后宣布双方同意共同生产拦截无人机和远程无人机,并强调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重要性。 他还呼吁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创纪录的一揽子制裁,以回应俄罗斯不断升级袭击平民的恐怖主义。 可即便如此,欧洲内部对于是否继续加大对乌援助仍存在分歧,部分国家更关注自身利益和国内问题,这让泽连斯基的处境愈发艰难。 这场冲突改变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命运,也让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俄罗斯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资源,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下降;乌克兰则在战火中支离破碎,国家重建之路漫长而艰难。 而伊以冲突的爆发,让乌克兰在国际舞台上的关注度面临被稀释的风险,泽连斯基为了争取支持不得不四处奔走。战争的残酷现实告诉我们,冲突带来的只有破坏和苦难,和平与稳定才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

0 阅读:1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