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人工智能或加剧职场性别不平等#】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6月23日刊登一篇

参考消息 2025-07-04 14:17:11

【美媒:#人工智能或加剧职场性别不平等#】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6月23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可能扩大性别差距》,作者是阿尼莎·西尔卡尔。编译如下:

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讨论,焦点已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就业岗位,转向哪些岗位会受到冲击以及冲击速度有多快。在这个新模式下,性别正在成为一条关键的分界线:在那些性别差距决定着谁可以工作、从事什么工作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工作的国家,这种紧张关系最为明显。

女性将受更大冲击

国际劳工组织与波兰科学和学术计算机网络研究所2025年5月发表的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阐明了这些问题,同时还提供了细化分析。报告发现,全球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受雇于“高度暴露”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大型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自动化风险之下的工作岗位。

报告主要作者帕维尔·格梅雷克表示,如果报告中确认的高危岗位消失,那么每有一名男性失业,就会有两名女性失业。对于印度、巴西和南非这些把政府主导的数字化作为经济发展战略核心的国家来说,这一点尤为显著。

这份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就业岗位》的调研报告对将近3万个职业任务进行了分析,基于模型对其人工智能自动化敏感度进行的预测,确定了每个职业的风险评分。虽然报告强调人工智能对工作岗位的影响更有可能表现为“转型”而非彻底消失,但是报告对某些职业面临的巨大“风险”发出了警告。

报告称,全球约四分之一的岗位“高度暴露”于人工智能驱动的任务转型风险之下。但是,男性和女性的风险分布并不均匀:高收入国家41%的女性就业属于这些高风险类别,而男性就业的这一比例为28%。

格梅雷克指出:“在这方面,全球北方(指发达国家)的女性面临更大的风险。”对于这种高风险,格梅雷克给出的原因是:高收入国家获取人工智能技术的渠道更广,资本投资规模更大。收入水平和职业结构的差异也有影响: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发现,文书、金融和客户服务等女性较多的高风险岗位在高收入国家更为常见。

相比之下,在低收入国家,面临人工智能替代风险较高的岗位比例仅为11%;这些经济体往往拥有较高比例不太容易受自动化影响的非正式、农业和体力劳动岗位。在南亚地区,数字化进展延迟,这也缓和了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影响所带来的直接风险。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缓解可能不会持久。南亚经济体正在迅速数字化,并自我定位为全球技术中心。例如,印度立志到2047年成为发达经济体,主要依靠的就是在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数字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因此,格梅雷克解释说,尽管现阶段南亚女性面临人工智能取代就业岗位的风险低于全球北方女性,但是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和职业结构的转变,数字性别鸿沟可能会扩大。

纵观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世界银行估计,30%至40%的工作岗位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其中女性面临职业风险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

格梅雷克说:“在收入较低的国家,在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所能带来的进步方面,确实存在被甩在后面的风险。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家不仅有更多的手段和资金来缓冲负面影响,还能更好地利用技术优势。”

​扩大性别数字鸿沟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亚太地区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第二活跃的地区。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今年3月份发表的报告,90%以上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扩大人工智能应用规模。

格梅雷克的研究发现,位于全球收入中等水平的亚太地区存在适度但显著的性别差距:该地区24%的职场女性面临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岗位转型的潜在风险,而职场男性的这一比例为21%。虽然看似差距较小,但是分析面临最高风险的群体的情况就会发现较深刻的差异。

正如格梅雷克所言,面临最高风险的群体占女性就业人数的8.4%,而在男性就业人数中占比仅为4.9%。换言之,在风险最高的分类中,该地区女性面临的风险几乎是男性的两倍。因此,尽管男性和女性在较低风险档次岗位可能面临类似的人工智能风险,但是在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改造或实现自动化的职业中,女性的比例过高。

如果没有深思熟虑的包容性规划,原本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转型,最终可能会加剧原有鸿沟,同时创造新的鸿沟,尤其是对新兴经济体的女性而言。

格梅雷克说:“在印度这样的国家,这些工作岗位主要是(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客户支持、呼叫中心等女性就业更集中的领域。”他说,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导致这些职业消失,女性将受到严重影响。

在该地区的几个国家,妇女就业仍然集中在中等技能的服务岗位,如文书工作、后台运营和客户支持。这些职业的特点往往是重复性工作和有限的决策权。

印度阿育王大学经济学教授阿什维妮·德什潘德指出,数字鸿沟是加剧印度劳动力市场本就存在的巨大性别差异的因素之一。她说:“女性使用自己专用电脑或智能手机的机会较少。随着我们实现数字化,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以免加剧性别差距。”

维迪法律政策中心负责法律与技术研究工作的谢赫娜兹·艾哈迈德认为,性别意识政策必须“融入(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架构之中”。她说,虽然监管工作应支持创新并保持技术中立,但也必须“不断发展,以保护弱势用户”。

在印度以外的地方,新出现的证据显示,整个亚太地区的自动化前景呈两面性。一项对2006至2020年中国各地数据的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最终实际影响是积极的,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女性和从业者创造了收益,同时减少了制造业中男性比例过高的现象。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本月早些时候发表的一份关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就业前景报告发现,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数字平台等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本地区就业,但是收益明显不均衡。(编译/郑国仪)

0 阅读:7

评论列表

实在话

实在话

2
2025-07-05 01:55

以后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抗的过,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崩!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创刊于1931年,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