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凑到那人耳边,压低声音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 香港创律集团办公室迎来特殊访客,海军副司令贺鹏飞将军带来一组东海撞机事件照片,照片显示外国军舰在我国领海活动。这次会面揭开中国航母梦的序幕,当时乌克兰政府正急于出售苏联遗留的“瓦良格”号半成品航母,这艘6万吨巨舰在黑海造船厂闲置多年。 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拍卖引发国际关注,美国中情局特工早已渗透进厂区,监督拆除了舰上所有武器系统。日本三菱重工突然提出3000万美元报价,背后有美国政府施压。 贺鹏飞意识到必须采取民间收购策略,退伍军人出身的商人徐增平主动请缨。1998年3月,徐增平带着变卖房产筹集的资金飞往基辅。拍卖会现场火药味十足。美国代表不断抬价,徐增平最终以2000万美元现金成交,这笔钱相当于他公司三年利润总和。 更棘手的是付款期限,乌方要求10天内付清全款。关键时刻,爱国金融家邵淳通过澳门渠道完成资金交割。香港《文汇报》报道称,这是中国民间资本首次参与重大国防项目。 1999年启运时遭遇土耳其政府阻拦,土方以航行安全为由扣留航母,并提出转让火箭炮技术的无理要求。谈判陷入僵局之际,希腊政府伸出援手,不仅提供价值700万美元的拖轮保险,还派出资深领航员协助。据《解放军报》记载,当时病重的贺鹏飞仍在病榻上指挥应急小组。 这艘锈迹斑斑的巨舰在海上漂泊627天,2002年3月终于抵达大连港。海关账单显示累计费用高达1·2亿美元,徐增平为此倾家荡产。但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看到甲板上的五星红旗,一切都值得。” 大连造船厂工程师后来发现,舰体关键部位的保护涂层完好无损,这为后续改造保留了宝贵基础。 2012年9月,“瓦良格”号涅槃重生为辽宁舰。军事专家杜文龙指出,该舰让中国突破了航母特种钢、阻拦索等12项关键技术。 更珍贵的是随舰获得的46吨设计图纸,这些资料使我国航母研发进度提前了至少十年。如今山东舰、福建舰相继下水,当年参与购舰的老兵们常说:“没有那场豪赌,就没有今天的深蓝舰队。” 希腊领航员马诺利斯曾回忆:“那是我见过最顽强的航行,中国人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着那艘锈船。”如今在大连海军博物馆,徐增平抵押房产的收据和贺鹏飞的应急预案手稿,静静诉说着这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正如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所说:“瓦良格归来不仅是一艘船,更是一个民族找回海洋信心的开始。”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收购还创造了多个“第一”。首次通过民间渠道获取大型军事装备,首次突破西方技术封锁获得航母核心技术,首次实现从零到有的航母建造能力突破。 据海军装备部数据显示,通过逆向研究瓦良格号,我国在舰载机起降、舰岛设计等23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当年参与改造的工程师王伟回忆:“最困难的是阻拦索技术,我们拆解了原装部件后,发现其强度是普通钢索的8倍。” 经过三年攻关,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这些技术积累直接促成了国产航母山东舰的快速建造,从开工到下水仅用5年时间。 如今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瓦良格号的原始舵轮被永久收藏。舵轮上刻着的《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八个字,正是徐增平当年亲手所刻。这既是对那段艰难岁月的纪念,也象征着军民同心实现强军梦的精神传承。 【权威信源】 《解放军报》“瓦良格归国记” 《舰船知识》“中国航母发展史特刊” 央视《国家记忆》“航母梦启航” 《人民日报》“辽宁舰改造工程纪实” 《环球时报》“解密瓦良格号归国之路” 《中国国防报》“航母关键技术突破纪实” 《光明日报》“从瓦良格到福建舰”
不会开口的帮凶!克里米亚大桥,这座横跨刻赤海峡的19公里大桥,简直成了俄乌战争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