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不是一开始就叫李苦禅的。他小时候叫李英杰,出生在山东一个穷苦人家。家里太穷

十七仔 2025-07-03 17:12:41

李苦禅不是一开始就叫李苦禅的。他小时候叫李英杰,出生在山东一个穷苦人家。家里太穷,没条件读书,更没条件学画,可他偏偏就喜欢画画。没纸他就画墙,没墨他就蘸水。周围人都说他是个怪孩子,别人放牛他画牛,别人割草他画草。 他一直想学画,可是家里连饭都吃不上,哪来的学费?成年之后,他咬咬牙借了几块大洋,扛着一个破包就往北京跑。到了北京,才发现自己一没关系,二没门路,身上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最后,他跑到一个寺庙里讨口饭吃,靠着僧人接济勉强活了下来。 后来他听说徐悲鸿在搞一个绘画研究会,不收学费,就去了。徐悲鸿看他有点天分,也挺努力,就收下他了。他在那儿第一次真正摸到了素描纸,第一次知道画画是可以有规矩的。他比别人都刻苦,别人画一张,他画三张,饿着肚子也不肯停笔。 再后来,他遇见了齐白石。齐白石最初没打算收他,只是偶尔看看他的画,指点几句。谁知他悟性极高,画艺进步飞快。齐白石觉得这孩子不错,就正式收他为弟子。也是在这个阶段,他改了名字,叫李苦禅。他说这辈子吃了太多苦,但他信禅,也信画,干脆“苦禅”两个字一起用了。 他的画逐渐有了市场,日子也稍微好过一点。但好景不长,1937年日军进城,北京变了天。日本人找他,给他开条件,想让他出来做事。他不干,辞了职,关了门,只靠卖画度日。有时候画也卖不出去,他就摆摊子,有时还去人家家里看门,什么活都干。 那时他已经和一些地下党人有了联系。有情报需要传递的,有人被通缉需要藏匿的,他都帮。他不问理由,只要能做的就做。1939年,地下党那边出了急事,急需一笔钱买药。组织找不到钱,人心焦急。他听说后,什么话也没说,回家就开始画。 一口气,他画了整整一百张扇面。几天几夜,几乎没睡觉。他画完了,又自己跑去找买家,四处求情,把这些画一张张卖了出去。最后凑到了2000块银圆,全数交给了地下党。他没留一分,也没说一句,这事也没人知道,直到后来才传出来。 事情败露后,日军把他抓了。他被关进监狱,受尽了折磨,几天几夜不给水,不给饭,还上了刑。有人劝他说,只要供出几个名字就能活命。他一个字也不说。最后日军找不到证据,实在没法子,只好放了他。 日子越来越艰难了。他在中央美术学院教画,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课被停了,工资也从62块降到12块。他连房租都交不起,更别提买画材。他没法子,只能重新摆摊。有时路边画画,有时去给人写对联,看门、扫地,什么都干。可他从不放下画笔,一有时间就画。 终于有一天,他把这些事写成了一封信,寄给了毛主席。他也没指望能收到回信,只是实在走投无路。没想到不久后,学校通知来了:他的课恢复了,工资也恢复了。他又能回去教画了。 他教学生,从不看出身。只要真心想学,他都教。他常常对学生说:“人无品格,行之不远;画无品格,下笔无方。”这句话他不是说着玩的,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他的画后来越来越有名,有人请他办展览,有人出高价买他的画。他不太在意钱,也不太理会名气。有时画好了,送人就送人,自己连张照片都不留。他画鹰、画荷花、画松鹤,每一笔都透着劲道。他说画如做人,骨气不能丢。 他晚年身体不好,但从不肯停画。他最后一张画,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画完后就静静地躺下,再也没醒来。那一年,他八十四岁。 李苦禅的一生,走得坎坷,过得清苦。他没有去找安稳,也没去图富贵。他就是一张一张地画,一笔一笔地撑,一天一天地熬。他没留下什么大言壮语,只留下了一堆画,一群学生,一段段沉在时光里的故事。

0 阅读:18
十七仔

十七仔

十七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