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早做打算!普京已经70多岁了,年事已高,一旦他卸任后,俄罗斯在上台一个亲美派,那中俄关系必将会降到冰点,到时候中国可就危险了! 普京当政这二十多年,中俄合作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深入,从能源、贸易到高科技、军事,几乎方方面面都有交流合作,特别是在西方对俄罗斯频频制裁、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中国成了俄罗斯最主要的经济伙伴和战略支点。 普京多年来推行的“向东看”政策,背后的高层思考很简单,西方不接受俄罗斯必须找另一个能搭伙的大国合作,中国正好有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广阔的市场,两国可以互补短板各取所需,一时间要说两国是“铁杆盟友”不太准确,但彼此之间基本算得上是最重要的伙伴。 俄罗斯政权更替无疑是未来可能出现的重要变数,这种变数不仅体现在政策上,更涉及到俄罗斯自身体制的延续和适应能力。 如果出现倾向西方的新领导班子,那么中俄的亲密关系会不会冷下来,甚至出现“冰点”?但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俄罗斯的全球战略不会只围绕一个人的意志来调整。 俄方真正关心的是国家利益能源出口、国防安全、地缘策略,这些底线一时半会儿不会因为换一个领导人而动摇。 回头看看冷战结束后的那段岁月,俄罗斯也不是没试图融入西方社会,曾表态要搞好与北约的关系,甚至有过主动靠拢的举动,最终西方大国根本没有真心接纳俄罗斯,依旧把俄罗斯当成潜在竞争者。 俄罗斯国内政界、学界心里都很清楚,大家明白不管是谁坐上克里姆林宫的椅子,西欧和美国难以真正给俄罗斯一个“平起平坐”的地位,只要这种结构性矛盾存在,俄罗斯对外政策都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太可能一边倒。 俄罗斯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非常大,石油、天然气收入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财政安全,西方市场受限,亚洲特别是中国就成了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 中国不仅需求大而且资金稳定,还能提供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合作,可以说,这样的互补关系让两国都有继续合作下去的动力。 合作不等于没有摩擦,在高科技、产业分工这些环节,俄罗斯希望能从中国学到先进经验,又对中国过快的发展节奏、市场扩张有所顾虑。 有些俄方专家还担心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俄罗斯有可能被中国“带着走”,自主权会被削弱,他们其实也一直在寻找和欧洲、印度等其他经济体的合作机会,维持多条“后路”。 只要全球主要大国竞争不休,俄罗斯在地缘和经济上的选择就会受到很大限制,短期内和中国保持合作符合它的利益。 中国要做的是不断巩固自身实力,灵活调整外交策略,及时判断变化,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一来无论外部风云怎么变,都能让中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必须早做打算!普京已经70多岁了,年事已高,一旦他卸任后,俄罗斯在上台一个亲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7-03 14:24:5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