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青海18岁女兵修水管时,挖出2吨银元,她四下张望,确定周围没人后,撒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03 03:57:27

1982年,青海18岁女兵修水管时,挖出2吨银元,她四下张望,确定周围没人后,撒腿就往外跑,没想到,这一举动,竟然解开了一个埋藏30多年的秘密。 主要信源:(西海都市报——1982年,贵德农家兄妹两吨银元;西宁晚报——青海往事 | 兄妹俩一铁锨挖出7万枚银元 ,33年前就值36.9万) 青海贵德县的夏天格外炎热,土地干得裂开一道道口子。 1982年那会儿,县里老百姓吃水还是件费劲事,河阴公社就决定挖条自来水管道让大伙儿用上放心水。 民兵队伍自然冲在最前头,女民兵陶金兰跟着她表哥陶恩铭,被派到园艺场那段特别难啃的工地上干活。 那年6月16号,太阳毒得能晒脱人一层皮。 陶金兰两兄妹承包的地段正卡在一座水泥楼梯底下,硬邦邦的钢筋混凝土,挖一铲子震得虎口发麻,好多人瞅一眼就摇头躲开了。 可陶金兰这姑娘性子倔,民兵的责任压在心里,她二话不说抡起铁锹就干。 从天擦亮干到日头偏西,表哥琢磨着先回家填肚子,陶金兰却说趁着后晌凉快再挖会儿。 就这么着,她一锹下去戳到个硬疙瘩。 起先以为是石头,可那地方土质软,不像有硬物的样子。 陶金兰耐着性子往四周刨土,渐渐露出个瓦罐模样。 心里一急,铁锹没收住劲,罐子“咔嚓”裂开,白花花的银片子“哗啦”一下淌出来。 陶家兄妹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哪认得这种带人头的旧银元? 只瞅着锃亮,估摸值钱。 表哥守着一地亮晃晃的银元,陶金兰拔腿就往县城武装部跑,跑得衣裳汗透贴在背上。 事情到了武装部可就大发了。 部长一听这情况,立马联系了县委。 县委书记刘剑当夜就把陶金兰叫去细细盘问,琢磨着这老物件八成是民国留下的。 当下不敢耽误,点齐四位公安同志,跟着陶金兰急匆匆返回园艺场。 黑灯瞎火的野地里,手电筒晃着黄光。 公安抡起铁锹往下挖,越挖越心惊。 哪里是区区一罐子,底下坛坛罐罐连成片,银元多得埋住了锹头。 四双手忙活到天擦亮才勉强清楚个大概。 那银元堆得像小山,一麻袋一麻袋过秤,最后算出来六万七千多块,压秤一称整两吨。 两辆拖拉机吭哧吭哧才拖走。 陶金兰累得腰杆子快断了,还惦记着坑里土坷垃缝里藏着的银元,央人拿筛子细细筛了一遍土,果然又筛出好些散落的。 消息长了腿跑得快,四邻八乡的村民涌到现场想开开眼。 有年纪大的端详着银元上袁世凯的侧脸,直咂舌:“乖乖,这是马家军的袁大头啊!” 这一嗓子倒提醒了县里的干部,他们赶紧翻出老档案查,这批银元的身世这才浮出水面。 原来三十二年前,青海地面上有个叫马元海的人物。 这人顶着“青海省政府参议”的虚名,实际上在贵德县当土皇帝。 他有个大名鼎鼎的表哥马步芳,靠着这层关系,马元海在当地横征暴敛,牛羊、药材、商铺,能捞的全往自己兜里揣。 青海南边那些牧区,老百姓见了他腿肚子都打颤。 他怕牧民听不懂汉话耽误他搜刮,连藏语都学得溜熟。 等到1949年快解放那会儿,马元海眼看表哥马步芳兵败如山倒,自己彻底成了没脚蟹。 他慌忙把手头的浮财折腾干净,换成硬邦邦的银元,瞅准自家宅子底下一处不起眼地方,挖了深坑埋进去,指望着以后风声松了再挖出来享用。 可历史的车轮哪会由着他想? 1950年10月,解放军逼近贵德,马元海没咒念了,自个儿跑出来投降。 这人倒也精明,对埋银元的事只字不提。 解放军念他投降痛快,把他圈在家里软禁,没往苦窑里送。 马元海守着个天大的秘密活到1952年,到底没等来翻身的日子,窝窝囊囊病死了。 他这一闭眼,两吨银元就成了无人知晓的地下秘藏。 三十多个寒暑过去,没人想到昔日土皇帝的宅院上会建起园艺场。 直到1982年那个炎热的夏日,陶金兰那一锹头下去,才让这笔沾着百姓血汗的不义之财重见天日。 青海省军区后来给陶金兰记了个一等功,贵德县也开了大会表彰,奖了她五百块钱和一辆自行车。 那笔折合三十六万人民币的巨款银元,连同那段尘封三十二年的往事,一起被收进了国家的库房。 后来县政府用那钱修了幼儿园和便民桥,马元海搜刮的民脂民膏,几十年后倒用在了贵德老百姓的民生上。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3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