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的一天,在一场十万人公审大会上,一个书生模样的男青年判处死刑,他就是曾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03 10:25:33

1970年的一天,在一场十万人公审大会上,一个书生模样的男青年判处死刑,他就是曾在北大就读的高考状元沈元。 1970年4月一个冷飕飕的早上,北京工人体育场外头围满了人。 里头押出来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看着文文弱弱却突然扯着嗓子喊:“我有要紧事得交代!” 当兵的赶紧捂住他嘴往车上拖。 第二天枪声还是响了,这个叫沈元的北大才子,就这么没了。 后来人说起沈元,说法挺杂。 有讲他是北大考进来的头名状元,也有传是1955年全国文科头一份。 他家底子确实不一般。 老爹沈鹏是美国麻省理工喝过洋墨水的,早年在江苏镇江当过县长,抗战时跟着队伍撤到大西南,还修过滇缅公路。 他表哥沈君山在台湾名头不小,姑妈在美国搞科研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沈元打小跟奶奶过,虽然爹妈不在跟前,日子倒是不愁,书也念得好。 他打小迷中国老古代的事儿,进了北大历史系,一头扎进秦汉那堆竹简里头。 在宿舍跟同学撂过话:“咱们就是将来的范文澜、郭沫若!” 这话说得气派。按史料记载,沈元念书真有能耐,把周朝封建、战国封土、秦汉魏晋那几派学问揉在一块,自个儿琢磨出新道道儿。 他写的《汉武帝年谱》连大学者邓广铭都点头,夸他是北大历史系那届顶拔尖的苗子。 可这么个聪明人,偏偏栽在1956年开春。 那时候刚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报纸上热闹得很。 2月里沈元猫在北大图书馆翻报纸,当天的《工人日报》上登了篇赫鲁晓夫在苏联党代会上骂斯大林的文章,说斯大林搞“个人崇拜”,苏联“大清洗”整死整残了好几百万人。 沈元看得脊梁骨发凉,他打小念的书本里,斯大林可都画着红太阳呢! 亏得中学那会儿学了英语,别人瞅着外文报抓瞎,沈元倒是一个字一个字抠着读完了。 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他掏出纸笔唰唰开抄,还顺带给译成中国话,完事塞给几个要好的同学。 就为这事儿,学校把他开除学籍发配去门头沟斋堂修水库。 成天背着大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没扛住多久沈元偷跑回北大哭求换地方。 系里看他可怜,又给挪到河北唐山铺铁路去。 1961年他肝上闹毛病,这才得批准回北京瞧病。 在姑妈家养身子那阵子,靠着亲戚门路拜会了社科院的刘导生,被荐到近代史研究所给大教授黎澍当助手。 黎澍后来回忆说,沈元在史料堆里扒活儿利索,写出一篇《急就篇研究》连专家都拍手,后来《人民日报》还登过他的太平天国文章。 本以为山回路转,哪晓得黎澍教授后头工作调动走了。 沈元这条道又断了。 熬到1970年,年尾里出了桩大事。 沈元不知打哪弄来一鞋油把脸抹得黢黑,想混进非洲某国的大使馆求庇护,叫门卫当成可疑分子逮个正着。 转过年春天,他就给安上“反革命叛国罪”押上工人体育场的刑场,那声没喊完的“要交代”也成了后人口里一个谜。 1981年上头给他平反了罪名,可人早凉透了。 有些老教授替他抱屈,说是冤案一桩。 可翻档案的专家,像刘志琴、雷光汉几个,点出个蹊跷,沈元当年揣出去的恐怕不单是报纸。 他爹在美国、表哥在台湾、姑妈搞科研,自己又在中科院干过活,手里沾着啥边儿谁也说不清。 郭罗基教授就提过,沈元事发当天随身物品里头查出了份“内部传阅”资料,这东西可比《工人日报》烫手千百倍。 如今提沈元这人,就剩些灰扑扑的纸片子压在档案馆深处。 当年工人体育场风里的那声喊叫散了,北大未名湖倒影里曾有过的才子影儿,也早让年月的水流淌平了。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47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