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美国会不会像轰炸伊朗那样轰炸中国,央视直接作出回应:“中国不是伊朗!”中国大陆的核打击能力与海军规模都在迅速增长,美国想靠几枚高精度导弹就赢?门都没有! 中国之所以有这种担忧,不仅因为美国以往频频采取单边空袭,也跟中国国力崛起、相关摩擦上升有关,但比起伊朗、伊拉克或叙利亚,中国在核威慑、常规军力和工业能力上的差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实现了跨越式进步,东风系列洲际导弹无论射程还是速度,基本能覆盖全球大国核心区,而且具备复杂突防能力,即便是目前号称“最先进”的反导系统,面对高速机动的弹头同样难堪重任。 中国新型核潜艇带着巨浪潜射导弹,能够隐蔽潜航数月,哪怕陆地发射井遭受打击,也有能力对对方本土发起关键性报复,这种“二次核反击”能力其实早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外部一些猜测还提到关于轨道核威慑的新手段。 尽管信息有限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核反击保障上的多元平台正在逐步成型,中美都清楚地知道,一旦爆发核冲突,后果根本难以承受任何一方都没有轻易尝试的资本。 核力量本身只是底线威慑,常规军力的进步让局势更加微妙,中国海陆空军的总体规模、武器平台和后备潜力大幅提升。 2025年舰艇数量甚至大幅超过美军,吨位更是令人瞩目,中国的三艘航母逐步形成协作能力,对各个敏感区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配备各种导弹,无论是防空、反舰、反潜样样都有招,面对这样的“海上钢铁洪流”,如果外部力量妄图“重演老剧本”,操作空间就小得多了。 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日臻完善,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对舰打击导弹、远程雷达和高性能战机组成的体系,将美军主力威慑在相对外围,想轻松进入亚太热点海域已不可能,真正的防御并不仅限于岸基,还有大量巡航导弹、海上平台、远程探测一体协同。 20年前美军航母还可轻松进入第一、第二岛链附近活动,现在更多时候却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处于攻击范围内。 在防空和反导领域,中国也做足了功课,红旗9系列地空导弹、近距离速射火炮、现代化拦截系统、以及空基侦测和干扰能力,共同织起了密集防空网,对各类武器的渗透威胁有较高拦截率。 城市、重要基地不仅有多层防御,战时还能启动全天候值班监控,美军那套“先发制人”的玩法已很难找到优质突破口。 2025年中国造船能力是美国的好几百倍,战时补给、修理换装速度远超对手,美军虽然装备精良,但舰艇平均年限老化维护周期长,有传言称一条航母大修排队就要三五年不等,长久的消耗战,明显更有利于中国。 工业产能的优势,不仅体现在造船,还包括导弹、无人机、雷达等关键领域,只要有需要,补充速度和规模都不是问题。 所谓“手起刀落式空袭”时代正在远去,中国已经有能力也有底气,让任何蠢动都付出超出预期的代价,未来的博弈离不开冷静、克制与持续提升实力,更离不开各方对和平红线的真实尊重,只有这样中国才有信心让国防成为和平基石,而不是战争的起点。
没想到,美轰炸伊朗损失最大的是欧盟,未来要被抽干了!没想到,美轰炸伊朗损失最大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