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身价4000亿的马斯克说:“日本若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从世界上消失!

小斌斌说科技 2025-07-02 14:09:05

2022年,身价4000亿的马斯克说:“日本若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从世界上消失!”更细思极恐的是,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年后,AI将超越人类总智慧,20%概率或引发人类灭绝!”

主要信源:马斯克就日本人口减少发警告:若无改变“日本终会不复存在”——澎湃新闻2022-05-09

时间回到2022年,当时身家丰厚的全球知名企业家马斯克说过一番让人印象深刻的话。

他表示:“日本如果持续当前状态,未来很可能会从世界上消失!”更引人深思的是,他那时还提到人工智能发展的风险,认为不久的将来,AI有20%的可能性发展得比全人类加起来还聪明,甚至可能导致人类面临灭绝的风险。

日本作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实非常需要人口来支撑。但从21世纪开始,日本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难题: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大。人活得长是好事,但整个社会养老的压力也跟着加重了。

伴随老龄化而来的,是年轻劳动力的短缺。

大家想想,社会上的许多工作,无论是工厂里的、服务行业的,还是日常的维护运行,都需要年富力强的人去干。

年轻力量少了,问题自然就多了。

日本这些年一直在想法子解决人口老龄化,可旧的难题还没完全缓解,新的麻烦又来了,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

就拿去年,也就是2024年的情况看。整个日本新生儿的数量大约是68.6万人。

听起来不少?

但要知道,日本是一个有着1.2亿人口的国家。这点新出生的人口,确实显得有点少了。

更关键的问题是,新生儿的数量这些年一直在往下掉,可同时,每年去世的人口却在增加。2024年,日本全国去世的人数达到了160.5万左右。

这就意味着什么?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出生的人没有去世的人多!这个口子一直开着,人口总量自然会连年下滑。

难怪马斯克早在2022年就发出警告。如果这个趋势不扭转,确实不用很多年,日本就可能面临非常严重的人口困境。

其实,日本的问题不是孤例。

过去快二十年了,韩国的生育率也一直在往下掉。韩国政府从2006年开始就想办法鼓励生育,投入了不少资金,但效果不太明显。

到了2024年,在生育率连续下滑9年之后,韩国加大力度,提高了生育补贴,延长了产假,改善了待遇。这个努力似乎见到了一点成效,2024年韩国的人口出生率首次停止了下滑,甚至略微上涨了一点。

日本其实也有一些生育鼓励政策,可惜这些措施对日本年轻人的吸引力,似乎还不够大。

马斯克关心的,不光是人口减少的问题,还有另一个快速发展的力量——人工智能(AI)。

他有个判断:AI的智力水平发展非常快,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面超过人类智慧的总和。即便现在AI还不够聪明,它的应用已经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很多地方开始用人工智能,替代原来需要人力的岗位了。

大家可以留意身边,过去被认为是“铁饭碗”的教师岗位,最近也受到影响。

2024年,因为学校生源不够,不少地方出现了幼儿园、小学合并甚至关闭的情况,需要的教师自然就少了。

同时,AI教育工具也越来越普遍,很多家长开始用它辅助孩子学习。

不仅仅是教师岗位,还有客服、算账报税、文件翻译、文稿撰写、资料整理这些规则性强、比较重复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地被AI承担了。

AI的好处是它能快速干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但对许多人来说,这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职业忧虑:我的工作会不会被机器代替?

设想一下未来几十年,如果日本的人口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劳动力越来越短缺,那AI替代人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可能会更快地推进。

不过,马斯克关于AI有20%概率引发人类灭绝的说法,听起来确实很吓人。

冷静想一想,人工智能毕竟是由人设计和制造的。

说它主动“灭绝”人类,这个可能性或许并没有那么高。

但确实需要注意另一个实际的威胁,如果太多的岗位都被AI取代了,导致大批普通人失去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那整个社会将面临巨大的不稳定风险。这个风险,值得我们警惕。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抱怨或者担忧解决不了问题。

主动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才是关键。放眼全球,包括我们中国,已经在行动。

大机构比如高盛早就预测过,未来几年,新的AI技术可能会取代全球多达3亿个全职工作岗位。就像马斯克所说,未来社会可能会出现分化,一端是那些熟练掌握AI、占据主动的人。另一端则可能是在技术浪潮中逐渐边缘化的人群。

学习AI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未来职场和生活,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在变化。不需要你会做所有的事,但如果你懂得借助AI工具,就相当于多了一双有力的帮手。

这能让你在时代变化中更从容,更有保障。积极拥抱这些能帮到我们的新技术,未来才更加可期。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小斌斌说科技

小斌斌说科技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