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从美国的角度看,发动对华贸易战就是在搞“零和博弈”,不过,美国专家却强调,如果不跟中国开战,只是一味地搞零和博弈,那必定是个大错误,这该如何解释呢? 特朗普当年发起的贸易战,表面上是要“让美国再次伟大”,结果呢?美国农民因为中国报复性关税卖不掉大豆,中西部铁锈带工厂因为供应链断裂倒闭,连美国商会都跳出来骂这是“自残式政策”。 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不但没被打趴下,反而在压力下加速突破,华为的5G芯片、大疆的无人机照样满世界卖,美国自己的科技公司却因为失去中国市场叫苦不迭。 中美经济早就像两棵根系缠在一起的大树,你砍我一斧子,自己也得跟着掉叶子。美国波音飞机卖不动,中国商飞的C919就顶上了;美国限制对华出口芯片,中国的中芯国际就加速研发28纳米制程。 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是美国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特斯拉上海工厂一年生产50万辆电动车,苹果供应链里中国企业占了40%。 还有那些被美国拉着“选边站”的盟友,心里其实都跟明镜似的。欧盟一边跟着美国喊“去风险”,一边偷偷增加对华投资;墨西哥为了讨好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结果自己的汽车产业因为中国零部件断供差点停摆。 美国搞零和博弈的代价正在从经济领域蔓延到科技和军事,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量子计算这些关键领域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就是被美国的技术封锁逼出来的。 现在美国军方最头疼的就是,中国的东风-21D反舰导弹已经能把美国航母逼退到第二岛链,而这正是美国自己“技术脱钩”政策的直接后果。 其实明白人都看得出来,中美之间根本不存在绝对的“零和”。就拿稀土来说,美国80%的稀土依赖中国加工,而中国需要美国的稀土开采技术。 双方要是合作,能把稀土产业链的蛋糕做大;要是对抗,美国得花十年重建加工能力,中国则要承受稀土价格暴跌的损失。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美国这边嘴上把“脱钩”喊得震天响,身体却诚实得很,2025年中美刚签完农产品和新能源车临时协议,前脚还在WTO告中国“补贴电动车”,后脚就急着让中国多买中西部滞销的大豆、玉米,连加州车企天天催着白宫放宽的中国电动车关税限制,也悄悄从27.5%降到了15%。 因为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3,已经成了美国西海岸最畅销的电动车。这种“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操作,把零和博弈的虚伪性暴露得淋漓尽致。 美国专家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试图用冷战思维切割产业链、遏制竞争对手的做法,最终都会反噬自身。
美国翻脸了!特朗普刚表示对中美框架协议已经签字,但没想到美国国内正在酝酿对华大动
【53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