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新婚第1天,作家苏青就撞见丈夫与表嫂在一起调情,她隐忍不发,接连生下5个孩子,一次,她向丈夫要钱买米,丈夫甩了她一耳光:“凭你也想找我要钱,想要钱自己去赚啊。” 苏青,原名叫冯和仪,191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她家不算穷,爹是清末留洋回来的,妈是读过师范的新女性。小时候,苏青脑子灵,八岁跟爹妈搬到上海,念书成绩好得不得了,还连跳两级。家里人看她喜欢读书,就一直供她上学,后来考上了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那会儿,她长得漂亮又有才,同学都喊她“皇后”,风光得很。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被家里安排的婚事给毁了。她跟中学同学李钦后订了婚,这男的家里有钱,爹是个暴发户,觉得苏青大学生身份挺体面。结果大学没念完,苏青大二就怀孕了,只好退学,1934年匆匆嫁了过去。新婚那天,她就发现李钦后跟表嫂关系不正常,心里跟刀割似的,但她没吭声,硬是忍了。婚后几年,她接连生了五个孩子,前四个是闺女,婆家瞧不上她,日子过得憋屈。 到了1937年,抗战打起来,一家子逃到上海,生活更艰难了。李钦后当律师,挣钱时多时少,家里经常揭不开锅。有一回,苏青实在没办法,开口找他要钱买米,谁知道这男人不光不给,还甩了她一耳光,骂她没本事。这种日子,谁受得了?可苏青还是咬牙撑着,带着孩子过活。 熬到1943年,她终于受够了,铁了心跟李钦后离了婚,带着四个孩子搬到上海一个小破公寓。那时候,她白天忙孩子,晚上熬夜写文章,靠卖稿子养家。同年,她把这些年受的苦写成《结婚十年》,在杂志上连载,没想到火了。这书让她赚了点钱,也攒了点名气。后来,她攒钱办了个《天地》杂志,请了张爱玲她们写稿,杂志卖得还不错。她跟张爱玲成了好朋友,俩人在乱世里互相帮衬着。 不过,1949年以后,日子又变了。苏青的文章没啥政治味儿,不受待见,她就改行写剧本。《屈原》《宝玉和黛玉》这些戏写得挺好,也有人捧场。可惜好景不长,1955年胡风事件把她牵连进去,抓去坐了牢。出来后,生活更惨,只能靠点小钱过日子。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来了,她又被揪出来批斗,家里的东西全被抄走,剧团也不要她了。晚年,她跟小闺女和外孙挤在十平米的小屋里,每个月几十块退休金,病痛还老缠着她。1982年12月7日,苏青走了,68岁。 回过头看,苏青这辈子真不容易。她年轻时多有才啊,能写能说,可婚姻把她拖进泥坑。她没被打倒,反而靠一支笔撑起自己和孩子,写出来的东西还成了经典。说实话,她的故事不光是她一个人的苦,也是那时候好多女人的命。她忍着、扛着,最后还留下了名儿,这得有多大的劲儿啊。 想想那个年代,女人想活出点样儿有多难。苏青的丈夫不是啥好东西,花心又没担当,还动手打人,可她没靠他,自己闯出一条路。她写的那些文章、剧本,现在看还是有味儿,字里行间全是她对生活的倔劲儿。她跟张爱玲不一样,张爱玲是冷眼看世界,苏青是硬着头皮跟世界干。她不光是作家,还是个活生生的女人,带着五个孩子在乱世里讨生活,那份韧性真不是谁都有的。 后来有人说,苏青的文风太直白,不够高雅。可我觉得,这恰恰是她厉害的地方。她不装模作样,把日子里的酸甜苦辣全掏出来给你看,谁看了不唏嘘?她写婚姻、写女人、写社会,没一句废话,全是真心。她那本《结婚十年》,到现在还有人翻来看,就是因为她写出了好多人不敢说的实话。 当然,她也有她的苦。她离了婚,带着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杂志停了,剧本也不好卖了,晚年还病得走不动路。可她从没低过头,哪怕被人批、被人踩,她还是那个苏青。她用自己的命证明,女人不是只能靠男人活着,哪怕摔得头破血流,也能爬起来。 苏青走了几十年了,可她的故事听着还是让人心里发酸。她不是什么大英雄,就是个普通女人,可她硬是在那个年代活出了自己的样儿。她的才华没被苦日子磨掉,反而越磨越亮。她留下的东西,不光是文学,还是那个时代女人挣扎的见证。
1938年一天夜里,汉奸葛海禄在追击东北抗日联军时突然性瘾大发,便偷偷从小路下山
【2评论】【1点赞】
美木
前面多少还行,后面是真惨
用户10xxx39
作为女人,真不容易。作为作家,恕我没咋听说过[扁嘴]